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595)
期刊文章(1349)
学位论文(58)
会议论文(40)
图书(2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931)
地方文献 (54)
地方风物 (38)
红色文化 (19)
宗教集要 (11)
才乡教育 (7)
非遗保护 (6)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3(265)
2010(1072)
2008(400)
2002(26)
2001(43)
2000(31)
1987(29)
1985(17)
1982(15)
按来源分组
江西社会科学(7)
青海社会科学(4)
抚州师专学报(4)
咬文嚼字(2)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
改革先声(1)
航空世界(1)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1)
国际金融(1)
江西物资经济(1)
论王安石变法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任树民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熙宁  免役法  罢相  几个问题  小地主  司马光  “三冗”  轻徭薄赋 
描述:终宋神宗之世,北宋王朝所推行的新法,其主持者果真是王安石吗?王安石是否执行了一条发展生产的理财方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否真的仅出于以司马光首的大官僚集团的反对?本文不揣浅陋,提出质疑,略述管见,以期指教。
关于中国古代警察起源的几个问题
作者:任芬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共同体  警察起源  私有制  历史发展阶段  统治阶级  奴隶制国家  统治者  管理系统  周礼 
描述:争端的,是社会成员自动组织的。黄帝时,“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这种“营卫”是用来防范外部敌人的。西安
《慕完墓志》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
作者:杜彤华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参知政事  行中书省  监察御史  虞集  县志  大夫  慕容氏  儒学  刑部 
描述:该石右上角略残。志石与志盖显得厚重硕大。其出土时间、地点皆不详。明代正德年间由新乡县儒学训导李锦编辑、新乡县知事储珊作序并校正的《正德新乡县志》卷三(陵墓)记有:“慕卫公墓在县东北三里,元时累官至参议中书省事,拜治书侍御史。念祖父之思德,求翰林传讲。虞集为墓表以彰之。至元丙子追封卫郡公。”清代乾
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说 改革出效益出速度出人才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说 改革出效益出速度出人才
古代货币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喻明高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货币  货币制度  西周墓葬  周礼  互相补充  铸币  考证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出土 
描述:殊思想感情作出的“考证”以及治学方法作为前人研究成果接受下来。这是不利于古代货币考证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优秀科研成果授奖仪式暨迎新年茶
作者:柯严  来源:国内哲学动态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研成果  哲学研究  学术委员会  评选  仪式  优秀  形式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  金岳霖  周礼全 
描述:经过全所同志为期半年的共同努力,由所学术委员会评选出第一批,12个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办因明学和中国、西方逻辑史进修班
作者:暂无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方逻辑  哲学研究  因明学  发展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逻辑  沈有鼎  思想史  周礼全  主讲人 
描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将举办因明学和中国、西方逻辑史进修班。主讲人:虞愚、沈有鼎、周礼全等。讲课内容:因明发展史、因明经典著作、中国逻辑思想史(以先秦为重点)、西方逻辑发展史
我校古籍研究所整理出版孙诒让遗著
作者:林加力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研究  孙诒让  刊行者  黄以周  训诂学家  晚清  遗著  集大成者  章炳麟  周礼 
描述:而未成者,也有十多种。我校古籍研究所鉴于孙氏《玉海楼》藏书,以及孙氏手批、手校各书(包括
论吕祖的历史哲学
作者:富恩 施昌东 余庆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哲学  吕祖  经世致用  哲学思想  永康学派  陆九渊  朱熹  “理学”  浙江金华  理学家 
描述:学派的门户之见,采取“委曲调护”的态度,
《宋史·陈传》辨正
作者:周梦江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唐仲友  陈傅良  《宋史》  开禧北伐  庆元党禁  襄阳  陆九渊  道学家  郎官 
描述:是个悲剧人物。他不沾道学的边,却因“庆元党禁”而罢官;他在“开禧北伐”中立有大功,又因此而坐废,并被《宋史》讥为“晚节不终”,“诬谀之徒”。因此不为后世所重。他是永嘉事功学派的重要学者,著述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