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登飞来峰》诗
作者:蒋益 屈光  来源: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王安石  绍兴市  秦观    灵隐寺  中山大学  高塔  资治通鉴  杭州 
描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诗,历来脍灸人口,传诵不绝。但所咏何地?成诗何时?释者往往各执一辞,竟至影响到对该诗意义的理解,不可不稍作
王安石《明妃曲》释义
作者:徐仁甫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郭沫若  言语  欧阳修  司马光  人生  范祖禹  文字  宋高宗  宋仁宗 
描述:字之间得安石之心,安石为《明妃曲》曰‘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然则刘豫[建炎中(1127—1130)降金为儿皇帝]
李仲宁刻墓志
作者:甘孺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  士大夫  明清  太史  郡国  姓名  长安  学士    石工 
描述: 王明清《探鏖三录》:“九江碑工李仲宁,刻字甚工,黄太史题其居曰琢玉坊。崇宁初,诏郡国刊元萜党藉姓名,太守呼仲宁使劖之倌?‘小人家旧贫窭,止因开苏内翰、黄学士词翰,遂至饱暖,今日以奸人为名,诚不忍下手。’守义之曰:‘贤哉!士大夫之所不及也!’馈以酒而从其请。”按仲宁不忍镌党藉碑,与长安石工安
一篇有价值的教育论文——析《宜黄县学记》
作者:邹良志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黄县  学记  教育论文  立学  学校  宋仁宗  读书人  礼节  唐宋八大家 
描述:(1019——1083年),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宋仁宗嘉祜二年进士。做过几任地方官,后在朝任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整理和校勘过许多古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所写的《宜黄县学记》是一篇内容丰富
《京本通俗小说》探
作者:聂恩彦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通俗小说  残本  西山  妆奁  定州  绍兴  学术界  北宋 
描述:《京本通俗小说》,是现存较早的宋话本小说汇集,原本几卷,由何人、何时、何地编辑汇刊,都无从查考。据缪荃孙先生在《跋》文中称:一九一五年,他“避难沪上,索居无俚”,于“亲串妆奁中”发现了这个“破烂磨灭”的残本,除“《定州三怪》一回,
羲之之书晚乃善 精力自致非天成——《墨池记》讲析
作者:涂木水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墨池记》  王羲之    临川  讲析  反问句  张芝  浙江永嘉  书法家  王述 
描述:因为在永嘉积谷山上有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的“墨池”二字,江西临川王羲之墨池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有宋朝大散文家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著——《墨池记》。
宋官修国史
作者:葛兆光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史  起居注  正史  修史制度  宋会要辑稿  王安石  神宗  艺文志  史官  官修 
描述:状》,则其家所上也。”但根据这四种史料修成的,还只是《实录》,而《国史》还要在《实录》的基础上,广采博收,严加考订,确定义例,更修纪志。所以,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五《三史质疑》云:“天子动静则有《起居注》,百司执事则具于《日历》,合而修之日《实录》,有
王安石与韩琦
作者:彭海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琦  王安石  熙宁  乐道  新政措施  大罪  上章  欧阳修  挽辞  四家诗 
描述: 对于王安石《和王乐道烘虱》一诗,有说该诗作于熙宁初年。当时王陶上章弹劾韩琦。参告韩琦上朝不押班,违反朝廷规章。王陶《烘虱》一诗,也作于此时,披露了诗人要去除韩琦等一班官僚蠹蚤的愿望。王安石在《和烘
王安石才论略谈
作者:徐贵忠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略  任贤使能  用可弃  渺视  朝代更替  愚见  贤能  国家兴衰  文字学 
描述:兴贤》等许多奏摺和文章中,他援引了上自尧舜、下至隋唐朝代更替的大量史实,雄辩地论证了人才得失和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道理,有力地批驳了恃权势傲贤、人才可用可弃等种种渺视、埋没人才的愚见和错举。他认为,不用贤能,不纳良策,也可侥幸偷安于一时,但决不能维持长久。
试论王安石的文学思想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思想  文学与政治  道学家  西昆体  有补于世  韩愈  李觏  文以贯道  杨雄 
描述:理论上,他也卓有建树,与同时代的思想家李觏(江西南城人1009——1059年)等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其新学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