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8)
报纸(102)
学位论文(15)
图书(9)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8)
宗教集要 (89)
地方文献 (49)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1(33)
2009(14)
2007(4)
2005(14)
2001(5)
1997(7)
1996(7)
1995(7)
1990(3)
1988(5)
按来源分组
广东佛教(3)
咬文嚼字(2)
(1)
敦煌研究(1)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阳明学刊(1)
民族艺术(1)
今晚报(1)
文艺理论家(1)
中国哲学史(1)
张横渠礼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朝鲜学派的影响
作者:林乐昌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学思想    学派  朝鲜  中国历史  司马光  王安石  学者 
描述:皆甚高,而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对礼学尤其重视,著有《横渠张氏祭礼》、《冠婚丧祭礼》、
《牡丹亭判》发
作者:万斌生  来源:文艺理论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判》发
●名剧名家 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style="PADDING-RIGHT: 3px; PADDING-LEFT: 8px; PADDING-BOTTOM: 3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TOP: 6px" align=center bgcolor="#E0E0C9" warp>
《牡丹亭·判》和判官戏
作者:徐燕琳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判官  判官  钟馗  钟馗      还愿  还愿 
描述:通过考察了判官的来历,判官与钟馗的关系以及戏曲中跳(舞)判官(钟馗)的情况,认为判官在戏曲(包括傩戏)中出现,具有镇台驱邪、还愿、送福呈祥等作用。《牡丹亭·判》中的胡判官,兼具这些职能。尤其是
阳明子的契主义
作者:陈复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明  经验  知行合一  宇宙本体  陆九渊  致良知  心学  龙场悟道  神秘主义  理性主义 
描述:秘经验的理性态度;并详论龙场悟道的细节,厘清阳明先生契本体的经历,与不同阶段的主张,尤其指出学者因为忽视契主义,因此对阳明先生主张的"知行合一"有误解。本文引各种证据指出:阳明先生直至五十岁后才
王”、“刘”辨
作者:张亚新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安文学  胡应麟  钟嵘  建安风骨  许学夷  诗品  建安时代  建安七子  五言诗 
描述:王褒庾信传论》云:“、王、陈、阮……斯并高视当世,连衡孔门。”《隋书·文学
汉敦煌郡安县城再考
作者:李并成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县  敦煌研究  《元和郡县图志》  锁阳城  瓜州  河西走廊  地理志  《太平寰宇记》    汉唐时期 
描述:汉敦煌郡安县城再考李并成汉敦煌郡安县究竟位于何处?前人或谓在废瓜州西百里,或云在肃州(酒泉)西,或称在敦煌北,或曰在安西双塔、布隆吉一带,或载在靖逆卫(今玉门镇),或记在安西县西南,各执一辞,争
本寂与洞宗及山寺
作者:李明康  来源:广东佛教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宗  洞山 
描述:本寂(840—901),俗姓黄,名元证,福建莆田人氏,少习儒,19岁往福州灵石云名山出家,25岁受具足戒,寻师江西宜丰洞山,唐成通初(860),谒洞山良价,良价问:“闭黎名什么?”答曰:“不名本寂。”良价曰:“那个jian?”答曰:“不名本寂。”良价深器之。自此入室,盘桓数载,
遇》应是《迂》
作者:曹木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郁达夫  女学生  《沉沦》  国别  文集  小说 
描述:《咬文嚼字》第三辑《女学生的国别》一文,开头说:“《遇》是郁达夫1921年7月27日写的一篇小说。”查《郁达夫文集》第一卷,《遇》应为《迁》。它和《沉沦》、《银
洞禅法
作者:温金玉  来源: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洞宗 
描述:洞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