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体化”时代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
-
作者:赵征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传播
-
描述:浪漫主义的爱情戏剧,而是贴上了"理想"、"自由"、"阶级"、"斗争"的标签。但是译者并非单一的生物体、
-
跨文化视角下汤显祖《牡丹亭》的英译情况初探
-
作者:方雪梅 李芳媛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赣剧 《牡丹亭》 英译 跨文化
-
描述:各种外文译本相继问世,研究这部名著的外国学者也日益增多.截至目前,《牡丹亭》有三个完整的英译本,分别是白之、张光前和汪榕培的英译本.本文旨在对这三个译本进行介绍及对比,试谈《牡丹亭》的英译在跨文化
-
许渊冲、许明英译《牡丹亭》分析:从翻译美学的角度
-
作者:李怡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翻译美学 审美价值
-
描述: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春香之贼牢也:舞步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也。”姚莽在《牡丹亭鉴赏》中称,《牡丹亭》的语言“雅者固雅,俗亦甚俗”;叶长海在《〈牡丹亭〉曲词漫议》中指出其曲词
-
晏殊词用韵考
-
作者:齐程花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 用韵 特点
-
描述:晏殊现存词138首,可以归纳系联出25个韵部,与王力先生考证出的宋代音系基本吻合,但也存在个别出韵之处。同时晏殊词用韵通押现象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词人的用韵习好。对这些现象的全面考察有助于
-
解析晏几道词中的梦意象
-
作者:郭步山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词 梦意象
-
描述:在北宋词人晏几道存世的两百多首词作中,梦意象是词人反复引用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意象,梦意象既承载了词人浓浓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也体现出词人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本文试从以上角度去解析晏几道词中的梦意象。
-
浅论王安石词中的三种人生心境
-
作者:彭灵静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词 心境
-
描述:相对于王安石诗文研究,对王安石词作的研究历来较少,并且多集中在其艺术特色方面。本文旨在分析王安石词作的思想内容,并指出王安石词中基本表现出平和自乐、失落惆怅和矛盾挣扎的三种人生心境。
-
辨析冯延巳、晏殊词的艺术手法
-
作者:薛瑞瑞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词 艺术手法
-
描述:冯延巳、晏殊作为小令派代表词人,他们的词风表现出一脉相承的特点.但由于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他们的词又呈现出各自的风格.本文试从艺术手法方面辨析两人词的异同.
-
关联理论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汪榕培英译《邯郸记》为例
-
作者:吴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文化负载词 《邯郸记》 最佳关联 翻译方法
-
描述:视角对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深入的研究。作者将《邯郸记》中文化负载词分成五类,并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基本翻译方法—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其中直接翻译包括音译、直译,间接翻译包括意译,替代和省略
-
中国典籍英译的几点认识
-
作者:汪榕培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籍英译 翻译者 时代背景 中国典籍 文化交流 教学实践 软实力 理论研究 学科方向 牡丹亭
-
描述:现在仍有必要对中国典籍英译的目的、做法、现状、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在"放眼世界,立足本土
-
晏殊诗词比较研究
-
作者:连超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殊 诗 词 比较研究
-
描述:时空结构上,诗词皆有线性结构的作品,一些词还采用了环状结构;诗侧重于空间上的转换,词则倾向于时间上的对比。情景结构上,诗词皆有借景抒情和融情于景之作,词中抒情的成分更多。抒情方式上,诗词都侧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