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88)
报纸
(164)
图书
(50)
学位论文
(37)
会议论文
(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95)
地方文献
(229)
非遗保护
(13)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15)
2011
(65)
2008
(39)
2005
(23)
2004
(18)
1999
(24)
1996
(21)
1992
(17)
1989
(14)
1977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91)
中华戏曲
(10)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音乐时空
(1)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台湾学生书局
(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玉茗堂四梦
戏曲
博士学位论文
嬗变
社会审美心理
冯梦龙
评论
人文主义
八股文
士大夫阶层
《西厢记》
叶纨纨
《牡丹亭》
中国戏曲研究
余姚
喜剧气氛
小青
作者
戏剧文学评论
汤显祖
书法风格
价值
胡应麟
接受
古文家
主体认识
故事
描写
抗战期间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晚明戏曲】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从《桃花人面》看
晚
明
的才子佳人
戏曲
作者:
刘勇刚
来源: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
明
戏曲
本色派
汤显祖
孟称舜
八股文
牡丹亭
恋爱心理
《西厢记》
浪漫主义色彩
崔护
描述:
从《桃花人面》看
晚
明
的才子佳人
戏曲
刘勇刚一明代杂剧(又称南杂剧)从整体上看呈衰颓趋势,不复有北曲的刚健之风。明代传奇戏则处于鼎盛,主要以南曲歌唱,颇多柔靡之音。元代杂剧发展初期即有本色派与文采派之分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