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殊重才不重名
-
作者:吉泱 来源:人事与人才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社会影响 发现人才 优秀人才 家庭情况 唯才是举 选拔人才 集贤院 实事求是的 诗格
-
描述:不循惯例,命随从只念诗,免去其他。他听着听着,发现一首诗格调高雅,写得与众不同,才查问作者是谁。随从告诉他,作者是当地一个任主簿的小官,名叫王洪。
-
晏殊的夕阳意象
-
作者:席星荃 来源:散文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封建士大夫 意象 文学批评 仕宦生涯 四十年 阶级分析 词风 冯延巳 家庭状况
-
描述:觉察什么。近读宋史,屡见晏殊大名,他涉及的人事颇广,便查阅其传记,了解渐深。于是便想到他那阕著名的词,对那词的理解似乎也有别样感触。我想,只要我们愿意联系他个人的才志和仕宦生涯以及家庭状况,就可以
-
论晏殊词的创作心态
-
作者:王建根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主人公 创作心态 《破阵子》 《人间词话》 及时行乐 距离效应 词人 人生况味 浮生若梦
-
描述:通过词释放出来。晏殊的词,正是在对纯粹的个人感受的悉心体察和对人生况味的执意品尝方面,表现了其独到的努力。他把狭窄窈深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情志细细剖析和咀嚼,对常情常理作出了超乎常人的发现,读来使人如吐骨
-
解读晏殊《蝶恋花》的三个层面
-
作者:赵倬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王国维 主人公 波瓦尔 作者与读者 《人间词话》 阅读原则 三个层面 阅读规律 前苏联学者
-
描述:通,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根据前苏联学者波瓦尔宁提出的阅读原则,亦即波瓦尔宁阅读者守则所说的先理解、后评论的规定,首先是对作品的认识,这是阅读的第一个也可以
-
柳永因何被晏殊黜退:从柳永《定风波》看两种“趣味”的对立
-
作者:杨海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晏殊 审美趣味 柳词 宋人笔记 士大夫文人 故事 宰相 作词 李清照
-
描述:宋人笔记中曾记有柳永被晏殊黜退的一段故事。据张舜民《画墁录》载:柳永因写词忤逆了仁宗皇帝,吏部不肯授官,于是去拜谒当时的宰相晏殊,求他帮忙。晏殊没好气地说道:贤俊作曲子(指作词)
-
务实廉洁应是新时期干部的根本标准
-
作者:程兴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务实廉洁应是新时期干部的根本标准
-
此案不应是行政诉讼
-
作者:徐庆天 茆荣华 来源:律师与法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此案不应是行政诉讼
-
沉醉岂能换悲凉:说晏几道《阮郎归》
-
作者:刘耀业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故乡 小山词 天边 写作背景 代表作 字长 人情 疏隽 晏殊
-
描述:论者多据天边金掌一句,认定
-
刘绍棠:我不触电
-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文化品位 短篇小说 电视剧 自然情趣 近视眼 生活气息 影视界 艺术价值 长篇小说
-
描述:品位。这些年,不断有影视界的朋友想把我的长、中、短篇小说搬上荧屏,但都没有成功。
-
三资企业党组织不应是“地下党”
-
作者:暂无 来源:社科信息文荟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资企业 党组织 地下党 党的工作 中方 党建经验 副书记 方管 长城 党的组织
-
描述:“现在在三资企业不存在要不要开展党的工作的问题,而是要理直气壮地开展和加强党的工作”。这是北京市商贸工委副书记刘建华在10月28日召开的商贸系统三资企业党建经验交流会上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