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谨的游戏--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诗论析
-
作者:衣若芬 来源: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集句诗 胡笳十八拍 蔡琰 叙事
-
描述:泊与当趣。本文讨论的王安石集句诗作品,乃後人赞颂为荆公集句诗第一的〈胡茄十八拍〉组诗。本文检视王安石〈胡茄十八拍〉诗集句之来虚,论述其内容与叙事结构,与发瑛(胡茄十八拍〉相比较,并且综观其艺术成就。
-
李绂《秋山论文》中的叙事论:比较叙事学研究
-
作者:谭君强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秋山论文》 叙事论 中国古代
-
描述:ra-tive Discourse)这一现代叙事学研究中对叙述顺序、叙述节奏等作的全面分析,其理论论说方式也具有科学的意义。
-
“青春版”戏曲:源本青春:中国戏曲之青春叙事逻辑分析
-
作者:衣凤翱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叙事逻辑 中国戏曲 牡丹亭 爱情故事 杜丽娘 偶像剧 西厢记 柳梦梅 崔莺莺 现代化
-
描述:青春叙事逻辑:"青春版"戏曲成功之本源自2004年,"昆剧义工"、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精英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大获成功之始,中国戏曲在现代化创作理念之路上不断开拓。
-
从叙事角度看《牡丹亭》的后半部:兼论全剧之总体思想内涵
-
作者:王靖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汤显祖 汤显祖 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 情与理 情与理 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 柳梦梅 柳梦梅 女主角 女主角 徐朔方 徐朔方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
-
蔡温嘉&陈奎烨:灭火机器人显神通
-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科技报中小学科教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奎烨和蔡温嘉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 文/图本报见习记者莫文艺
高层楼房消防灭火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迅速拔地而起,这些高楼若遭雷击着火了怎么办?针对这个难题,广东实验中学的高二学生蔡温嘉和陈奎烨发明了“防雷击的高层灭火飞行机器人”。他们的创意获得了广东省机器人
-
我市“五五”普法成效显战晟刘韵
-
作者:战晟 刘韵 来源:梧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法治动态
战晟刘韵
近期,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对全国、全区“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我市民主路小学等20个先进集体,以及梁金昌等44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据了解,“五五”普法期间,我市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
-
邓显鹤与道成宗宋诗风的形成
-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鹤 江西诗 宗宋 曾燠 程恩泽
-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宗宋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
-
邓显鹤与道咸宗宋诗风的形成
-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鹤 江西诗 宗宋 曾燠 程恩泽
-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宗宋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
-
从“叙事程式”的观点谈“临川四梦”收场的辩证与创发
-
作者:林鹤宜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表演程式 表演程式 南柯记 南柯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收场 收场 唐人传奇 唐人传奇 霍小玉 霍小玉 杜丽娘 杜丽娘 辩证 辩证
-
描述:笔者曾经在《论明清传奇叙事的程式性》一文中提出"叙事程式"的观点,以程式的角度去看待明清传奇情节雷同的特点,认为叙事走向程式化,以便与表演程式、音乐程式相配合,是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完整的体系特质
-
李显忠谥封顺惠王及庙祀辨疑
-
作者:樊高林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恢复重建 马头山 志书 陕西 宋代 明清 安塞县 景区 保安 安定
-
描述:奉祀顺惠王李显忠的庙宇,陕西保安(今志丹)、安塞、安定(今子长)三县明清时志书上均有记载,后年久废圯。志丹县近年来在马头山景区原址上对该庙进行了恢复重建。由于一些旧志书的记述有误,致使对李显忠的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