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应麟诗论中的“格”范畴
-
作者:王明辉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 体格 格调 胡应麟
-
描述:“格”是胡应麟《诗薮》中运用得最多的范畴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到诗歌发展、诗体变化、创作规律、艺术境界、学习门径等诸多方面。“格”及其相应理论是贯穿胡应麟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诗学体系得以建构的基石
-
忆昔
-
作者:陈春燕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由自在 黄鹤 守护
-
描述:灵巧的工匠建造了我。然……一只黄鹤却造就了我的永存。它,原本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黄鹤了。它自由自在地在蓝天翱翔。而我,也只不过是座暗淡无光的楼宇罢了,只能静静地在地面守护着。我们的世界不曾交错,而我也不敢奢望。突然有一天,它展翅向我飞来。是如此、如此的短暂,却改变了我的命运。
-
释“昔”“腊”
-
作者:何金松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段玉裁 引申义 本义 卜辞 古文字学 甲金文 洪水 造字 周礼
-
描述::“谓人(?)也,象形。”注“日以晞之”云。“昨之残肉,今日晞之,故从日。”注“与俎同意”云:“俎从半肉,且荐之。昔从残肉,日晞之。其作字之诣同也,故曰同意。”“昔”为“乾肉”说,自许慎始,经《说文
-
南京古都今胜昔
-
作者:唐圭璋 来源:江苏政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胜古迹 南京城 文化古都 孙中山 王安石 山水风光 紫金山 钟山 廖仲恺 合葬墓
-
描述:游览,驻足在王安石的半山园前,瞻仰过近代伟大革命家孙中山的陵墓和廖仲恺夫妇合葬墓及邓
-
忆昔欢宴伊人远
-
作者:李秀敏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词 理致 归来 天气 唐宋词 深婉 人生体验 主旨 唐圭璋
-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笔调闲婉自然,理致深蕴,为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论及此词的主旨
-
大格村里的笑声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李纪恒在富源县随机调研棚户区改造建设情况。
本报记者 雷桐苏 摄
昨日,省长李纪恒驱车来到距富源县城106公里的老厂镇大格村委会舍乌村民小组搬迁点,随机调研。
“这是
-
谁应是适格原告
-
作者:刘合彬 来源:河北法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适格原告 抚养费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履行法定义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子女抚养 《婚姻法》 参加诉讼 我国《合同法》 抚养子女
-
描述:谁应是适格原告
-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竹子 朱熹 格物 中国哲学史 学术思想 故事 陆王学派 程朱学派 陆九渊
-
描述:大学”一書,有主張对古本进行“改編”的(朱熹),有反对“改編”、主張采用古本的(王阳明),引起剧烈爭論,其中怎样理解“大学”上所说的“格物”的問題,又成为爭論中的焦点。这是一个在哲学上有重大原則性的爭論,并不是簡單的文字训詁方面的爭論。直到清朝,这个爭論也沒有完全終止。
-
文格与人格
-
作者:何满子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格 自我人格 风格即人 王安石 道德人格 周作人 政治人格 道德水平 文学 对象化
-
描述:文与人的关系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但却是一个牵涉文化全境域的问题,单单为了知人论世,也得永远谈下去。布封一槌定音下的结论:风格即人。这是公例。要从个案赏辨人与文的一致却并不很简单,对象化在文格中的人格是
-
“格物”即是“格心”吗?:陆九渊“格物论”与“本心论”的关
-
作者:彭启福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物 格心 本心 心学 陆九渊
-
描述:仅可能破坏作为"格物"说思想源头的《大学》中"八条目"的内在融贯性,而且在陆九渊的言论中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文本学依据。陆九渊的"格物论"应该置于一种"为学之道内外贯通"的理路上来把握:"发明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