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邯郸记》与《南柯记》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
作者:毛宜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邯郸记》  《南柯记》  明清  传播 
描述:。 本文整理统计了二梦明清时期包括全本、选本、改编本在内的文本与舞台传播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新闻传播的 5W 理论,以二梦的传播背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为切入点,分析促使二梦
李觏《论》思想研究
作者:李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义理 
描述:进行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论》十三篇的研究来了解李觏的易学思想,他的易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北宋易学解的特征,是北宋易学的引领者之一,促进了易学从象数学到义理易学的转型,并且抛弃了魏晋时期王包含玄学
误解的五大文史常识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伯劳  常识  周礼  燕子  公室  分飞  明朝  真正意义  药材  比喻 
描述: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
作者:尹丽丽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出选本  散出选本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描述: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对原本的关目、曲辞和科白均有改编。生旦的爱情故事被突出,杜丽娘的性格更加鲜明生动。选家对原本进行了通俗化、形象化的改编,使之更加适合舞台演出。
《牡丹亭》对明清女性心理影响初探
作者:彭敏哲  来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明清女性  明清女性  心理  心理  影响  影响 
描述:《牡丹亭》的阅读给女性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深度的阅读思考,也造成了她们心理、情感以及思想上的多重影响。本文拟从女性感伤心理、情爱心理、自我意识和自然人性四个方面初步探究《牡丹亭》对明清女性心理
《牡丹亭》“至情”思想对明清女性创作的影响
作者:王英达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至情”说  《牡丹亭》“至情”说  女性创作  女性创作 
描述:明末清初,女性作家开始活跃于文坛,汤显祖《牡丹亭》的"至情"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女性的创作。柳如是诞生在明清之交,其出身于娼寮这一特殊的身份使她对《牡丹亭》有独特的了解与喜爱,其诗学思想受《牡丹亭
明清女性接受视野中的《牡丹亭》
作者:李伟  来源:商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女性  明清女性  接受视野  接受视野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在明清文坛引起极大轰动,并广为传阅。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形成了闺阁女性阅读的高潮的《牡丹亭》。在封建礼教高压和个性解放思潮涌动的变奏下,《牡丹亭》成为当时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象征。
支书老:荣誉催生创意润泽民生
作者:暂无 来源:绿色视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北市  社区  塌陷区  相山  环保  人格魅力  奔小康  示范区  民生  杨庄煤矿 
描述:安徽省首届"十佳"环保民间人士士选,今年已年近60。从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李桥社区支部书记的位置上要退下来时,许多老百姓多次到镇里、区里呼吁要求把老书记留下来,好带大伙奔小康再走一程。"航母巨无霸
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11日在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012年2月11日在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省长李纪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攻坚克难,“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的领
雷思齐数之学初探
作者:谢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雷思齐  河图之数  参两参伍之数  八卦之数 
描述:雷思齐是宋元之际的著名学家,其著作《图通变》、《筮通变》在易学史上有着较高的价值。本文主要从《图通变》入手,阐明雷思齐对河图之数、参两参伍之数,以及八卦之数的探讨,从而揭示其在数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