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56)
报纸(234)
学位论文(26)
图书(12)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03)
地方文献 (98)
地方风物 (14)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6)
宗教集要 (5)
文化溯源 (4)
才乡教育 (3)
按年份分组
2014(132)
2012(67)
2010(66)
2009(42)
2007(44)
2000(26)
1995(30)
1986(19)
1981(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45)
博览群书(7)
文汇报(5)
语文学刊(5)
江西教育科研(2)
中学语文(2)
毫州晚报(1)
食品与生活(1)
东京文学(1)
中学生文史(1)
论文摘登:陆九渊“己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作者:杨晓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文摘登:陆九渊“己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陆九渊“已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作者:杨晓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陆九渊  思想  三个方面  圣人  自反  本心  剥落  人之初 
描述:,必有以去吾心之害。”意思是只要保持、恢复人的“本心”,世上万物道理自明,但是要保持“本心”
祖谦的理学思想
作者:李明友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  祖谦  理学思想  圣人  陆九渊  北宋  书院  朱熹  本体论  学术风格 
描述:道德规范,他所谓“礼者理也”和“礼无时而不足”的说法,正是“事事物物皆有太极”的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贯彻和体现从天理论出发,他主张“安分而循理”的天命论,要求人们各得其所,相安无事。祖谦
祖谦“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
作者:潘富恩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祖谦  学术思想  朱熹  陆九渊  治学方法  理学家  学术观点  学术主张  中国历史  社会思潮 
描述: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人称“东南三贤”之一的祖谦,他的思想、学风、治学方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祖谦在学术上以“杂博”著称,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的特征。所谓“思潮”,就不是只有一种学说定于
论王安石的“荆新学“
作者:陈正夫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新学”  宇宙万物  思想渊源  生成论  自然观  李觏  程颐  社会危机  “命” 
描述:行改革。王安石的变法,旨在抑制兼并、放宽压榨、推动生产、富国强兵,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改革运动。为着进行变法,王安石不仅改组太学和地方学校,
祖谦《左传》研究论析
作者:张卫中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祖谦  左传  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吕氏  论析  春秋  分析  王安石  四十年 
描述:传别行,服虔且谓有传无经,赵匡、王安石也认为《左氏》不传《春秋》,明清以后其说尤甚(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专伸此说)。汉世学者各以本经为利禄之阶,为作官受禄而互相攻击本不足为道,至于《左传》是否解经则至今仍为左学之悬案。然《左传》有别于空谈的《公羊》、《谷
博副院长、本刊副总编王英先生不幸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院长  南京博物院  东南文化  博物馆学会  太和县  博物馆学研究  国立中央博物院  江苏省  副总编辑  陈列展览 
描述:949年4月随军南下,在南京市军管会高等教育部任联络员,参加接收前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工作,1950年8月,正式调入南京博物院,历任南京博物院助理员、群工部
《宋代教育》
作者:何忠礼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三舍法”  学校  升级制  书院  教职员  陆九渊  近代教育  史料 
描述:代教育的鼎盛时期,从制度上对它作了若干研究,却没有发现其中所包涵的新气象.并完全割断了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尤其是宋代教育的有机联系,这样便不利于我们批判地继承宋代教育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袁征同志所撰之《宋代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正确地提出了中国古代教育在宋代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的新看法,以丰富而翔实的史料,周到的分析,通俗而富于逻辑性的语言,揭示了宋代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全貌,探讨了它的优良传统和沉疴痼疾,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郑振铎所赠“石”应是张国淦
作者:陈福康  来源:文物天地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郑振铎所赠“石”应是张国淦
螽斯何来阶级仇恨——《诗经·周·螽斯》议
作者:刘燕及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劳动人民  周王室  朱熹  螽斯  王安石  粮谷  后妃  贵族   
描述:《螽斯》这首简单的民歌,《涛序》却无端地把它按在后妃身上:“《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朱熹又附和而释:“后妃不妒忌而子孙众多,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言其有是德而宜有是福也。”更把它解成周王室众妾歌颂后妃的东西,真不知是从哪里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