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汝芳的教育思想
-
作者:罗伽禄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教育 教育 对象 对象 目的 目的 内容 内容 方法 方法 教师 教师
-
描述:论式。互动讨论式主要是由学生向老师问问题,或老师向学生提问题,再大家针对问题辩论,堂上为了活跃气氛还可插入歌吟等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多思、发愤、时习、作疑、悟,他重视老师
-
《牡丹亭》惊梦·皂罗袍
-
作者:汤显祖 来源: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中学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文言文 文言文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也忒看得这韶光贱!
-
明代汤显祖戏剧研究述论
-
作者:杨安邦 黄建荣 来源:大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研究
-
描述:整理和分析,肯定明代汤显祖戏剧研究在戏曲发展史上的积极意义.
-
一代思想大师罗汝芳
-
作者:罗伽禄 来源:江西高校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1515 1515 1588 1588 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
-
描述:一代思想大师罗汝芳
-
罗汝芳仁学思想研究
-
作者:朱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仁 求仁
-
描述:体的展开过程,仁学思想所体现的境界是“万物一体”。罗汝芳“求仁”的途径是以“一切放下”、“戒慎恐惧”、“当下反求”的无工夫为工夫为特色。泰州学派原本是儒家学派,罗汝芳认同孔孟以孔孟仁学思想为宗旨
-
罗汝芳的儒学思想与生命精神
-
作者:徐春林 方桃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儒学思想 生命精神
-
描述:文章以儒学是生命的学问为致思路径,概括出一代大儒罗汝芳的儒学思想与生命精神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对儒家生存根据论的阐发、身心一体的身心观、生生思想与解缆放船、顺风张棹的修养观、求孔颜之乐的快乐观
-
天一阁藏《明史稿》之《罗汝芳传》初探
-
作者:陈时龙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史稿》 《明史稿》 罗汝芳 罗汝芳 万斯同 万斯同 天一阁 天一阁
-
描述:当出万斯同之手.然而,从同卷传主姓氏看,该传却还保留着明史编纂初期拈题分纂的特点.由这种内容上的成熟与体例上的幼稚,笔者推测天一阁藏<明史稿·罗汝芳传>当是万斯同在审核分纂官所纂初稿时因不满意
-
谈陆九渊的“心即理”
-
作者:张建民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本心 理
-
描述:消解方式把本心即理推到极端,从而达到其识理以自律的要求。
-
试论罗汝芳"圣贤精神不离当下"的实践美学思想
-
作者:沈玲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圣贤精神 圣贤精神
-
描述:果.悟性的获得是通过主体感性能力的求得而来的,一切来自于主体当下的直觉和内心体验.三为乐.罗汝芳重视当下,重视由"忘"而来的心灵虚空,强调悟的工夫是因为从此出发可得到一种审美愉悦,一种快乐.这是一种
-
论泰州学派思想对汤显祖戏曲创作之影响
-
作者:钱成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 戏曲创作观 戏曲创作观
-
描述:从临川四梦的创作指导思想可以看出,汤显祖中年以后的主导思想,是本于儒家的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体系。汤显祖正是受晚明思潮,特别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形成了他较为先进的戏曲创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