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13)
报纸(2110)
学位论文(129)
图书(71)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5)
历史名人 (1222)
才乡教育 (9)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85)
2012(597)
2011(468)
2010(501)
2008(497)
2007(319)
2005(153)
1993(24)
1989(35)
1981(2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2)
戏曲研究(60)
剧影月报(42)
安徽文学(下半月)(12)
语文教学与研究(4)
中国音乐(3)
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
辅大中研所学刊(1)
东西南北(大学生)(1)
中国戏剧出版社(1)
论《牡丹亭》非爱情
作者:沈琴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爱情  非爱情     
描述:本文通过将《牡丹亭》与其他传统爱情所做的对比来说明《牡丹亭》与其他爱情的差别。从男女主角见面篇幅、情与性的关系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牡丹亭》其实并非是爱情
辗转于三教之间:由《牡丹亭》看汤显祖的文学倾向
作者:齐海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童心说  童心说  杜丽娘  杜丽娘  罗汝芳  罗汝芳      王思任  王思任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王阳明  王阳明  心学理论  心学理论 
描述:汤显祖生在一个戏剧繁荣的时代,因其创作成果丰硕,被后人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早年师承罗汝芳,兼容王阳明心学理论、李贽的"童心说"以及晚四大高僧之一的达观主张,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宗
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作者:陈彩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爱情理想 
描述: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分别塑造了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两对爱情叛逆者的形象。本文主要针他们的爱情理想略作比较分析。
以“情”为帜 率性张扬:论晚情感美学的现代意义
作者:陈胤瑾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个性自由  李贽  袁宏道  汤显祖  冯梦龙 
描述:明代中叶以来,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诸人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情感美学思潮,极力推崇人的自然情感,以对抗程朱理学。而在他们的诸多理论和文学创作中都迸发出个性自由解放、自我意识觉醒等具有现代意义的火花,对后世影响深远。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情”与“理”
作者:张志凌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张冰 张本昌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杜丽娘 
描述:作为“临川四梦”之翘楚,《牡丹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汤显祖“至情”的世界观。杜丽娘作为“至情”的化身,她对爱情生生死死的追求其实就是汤显祖对“情”的追求。本文尝试结合《牡丹亭》文本阐释汤显祖的“至情”论。
震撼心灵的爱情:《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艰难爱情之
作者:赵彦杰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  比较 
描述: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重要的爱情剧作。这两部作品都以反封建为主题,但是在悲剧情节、人物塑造和结局安排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超越时空的永恒:鉴赏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胡江潼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表演  表演  服装  服装  灯光  灯光 
描述:由白先勇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以新颖别样的姿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试图探讨了青春版《牡丹亭》的一些特点,并简单分析了它深受欢迎的原因。
从《西厢记》和《牡丹亭》看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曾效葵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崔莺莺  崔莺莺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西厢记》中崔莺莺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中一个勇于反叛、敢于向封建势力宣战的经典形象,她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牡丹亭》中杜丽娘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求,认为女人天生
牡丹亭》的爱情模式及对后世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
作者:胡叶妮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模式  爱情模式  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影响  影响 
描述:明清文人传奇的代表作《牡丹亭》的爱情模式符合传统的大团圆模式,但其中的人鬼交替、生死还魂还是对明清文人传奇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尤其是在主题“至情”思想的延续上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