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代辨伪学初探
作者:文伟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辨伪学  宋濂  胡应麟 
描述:明代辨伪学是中国辨伪学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据了相当显著的地位。这一时期参与辨伪的人数之多和学术成就之大远远超过前代,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这一时期是辨伪学史上最光辉、最
《牡丹亭》与明代社会思潮
作者:陆琦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学  朱学  心学  心学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本文从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入手,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流程,分为明代前期和明代中后期两个方面。接着阐述了《牡丹亭》这部戏剧与明代社会思潮的契合点,此剧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思潮有着很大
明代戏曲的社会功能论
作者:吴双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功能  教化说  汤显祖  明代戏曲  主情说  戏曲艺术  “情”与“理”  讽谏说  儒家文艺思想  戏曲创作 
描述:会秩序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功能。教化说,源于先秦孔子的儒家文艺思想,《诗大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教化说的中心是强调文学艺术为政治教化服务。既然戏曲同诗歌一样具有教育感化人,激发审美感受的作用,那么,把戏曲作为安邦治国的工具,主张戏曲创作应为维护封建道德和封建统治服务,正是传统诗教中诗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的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汤显祖与明代出版之缘
作者:宋秀珍 王菊梅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明代  出版  出版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宋史》、点评并出版《花间集》等大量的编纂活动,都与出版事业有关。
汤显祖与明代出版之缘汤显祖与明代出版之缘
作者:宋秀珍 王菊梅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出版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宋史》、点评并出版《花间集》等大量的编纂活动,都与出版事业有关。
明代汤显祖戏剧研究述论
作者:杨安邦 黄建荣  来源:大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研究 
描述:整理和分析,肯定明代汤显祖戏剧研究在戏曲发展史上的积极意义.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
作者:贵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骨头  明代  “人性”  囚犯 
描述:汤显祖是中国古代难得的“人性”官员,他在遂昌最为著名的两个举措,一为“除夕遣囚”.一为“纵囚观灯”。他打开狱门.在除夕之夜让囚犯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收假时,囚犯无一人借机逃走.全都自动回来;元宵节时则组织囚犯到城北河桥上观花灯,体会“绕县笙歌”的欢乐景象。
汤显祖与明代出版文缘
作者:宋秀珍 王菊梅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明代  出版  出版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宋史》、点评并出版《花间集》等大量的编纂活动,都与出版事业有关。
明代三礼学概述
作者:张学智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礼学  《仪礼》  著作  三礼  周礼  礼记 
描述:明代礼类著作较易、诗、书类著作为少,其中关于《仪礼》的著作尤少。三礼之属,《四库》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记分述,重点在前三类。本文就前三类中较为重要者概述如下。
明代巾、簪之琐论
作者:陆锡兴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虢国夫人游春图》  明代  《书影》  唐代  周亮工  洪武  元代 
描述:用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不能视为一物。至于古折簪子、古折戒子和万字巾是常见之物,以致以前很少有人花功夫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