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
作者:吴毓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美学 戏曲 创作 明代 唯情论
-
描述: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
明代戏曲题材论新探
-
作者:吴双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题材 明代戏曲 创作题材 爱情题材 戏曲创作 戏曲作品 汤显祖 现实生活 《西厢记》 市民阶层
-
描述:明代戏曲题材论新探
-
明代戏曲的社会功能论
-
作者:吴双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功能 教化说 汤显祖 明代戏曲 主情说 戏曲艺术 “情”与“理” 讽谏说 儒家文艺思想 戏曲创作
-
描述:会秩序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功能。教化说,源于先秦孔子的儒家文艺思想,《诗大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教化说的中心是强调文学艺术为政治教化服务。既然戏曲同诗歌一样具有教育感化人,激发
-
戏曲的生命力在哪里?
-
作者:舒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力 中国戏曲 戏曲艺术 里? 《牡丹亭》 观众 卡拉OK 省会城市 现实主义 《长生殿》
-
描述:而娱人,并逐步融汇了音乐、舞蹈、诗词、绘画、雕塑、
-
陈白沙与明代心学
-
作者:盛邦和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白沙 明代心学 “理学” “因信称义” 王阳明 陆九渊 市民精神 伦理精神 禅宗 市民阶层
-
描述:陈白沙与明代心学盛邦和陈白沙名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白沙里人。自幻警悟绝人,读书一览辄记。正统十二年(1447年)举广东乡试。翌年会试中榜,入国子监读书,旋受学於康斋先生。此后即绝意科举,筑春阳台
-
明清戏曲与女性角色
-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明清戏曲 女性角色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女性作家 女作家 戏曲作品 明末清初 女剧作家 女子
-
描述:她们的剧作大多写女性的才干和情爱,以此来表现她们的自尊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明清戏曲中出现了如花木兰、杜丽娘、李香君等许多著名角色,同时有更多不知名的女性角色,她们共同构成了绚烂的艺术人物画廊
-
江西戏曲改革刍议
-
作者:叶树发 来源:陶瓷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改革 戏曲发展 江西 弋阳腔 中国戏曲 中国文学史 蒋士铨 戏曲观众 民族文化 汤显祖
-
描述:本文通过江西戏曲的辉煌历史、江西戏曲面临的危机及其原因、江西戏曲改革探微三个部分的分析,阐述了江西戏曲的真实面貌,评论了江西戏曲的千秋功绩,提出了江西戏曲改革的必由之路,尤其从音乐唱腔、舞蹈语汇
-
戏曲的老话题:生存还是毁灭
-
作者:陈培仲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中国戏曲 民族文化 本世纪初 社会主义文化 封建意识 优秀传统 《牡丹亭》 《西厢记》 文化意蕴
-
描述:戏曲的老话题:生存还是毁灭中国戏曲学院编审陈培仲正如灾难深重而又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一样,中国戏曲磕磕碰碰而又实实在在地走完了20世纪,即将跨入21世纪的门槛。孕育、成长和成熟于封建社会的古老的戏曲
-
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
-
作者:黄荣志 徐正英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牡丹亭》 《西厢记》 功名意识 科举制度 汤显祖 《霍小玉传》 《琵琶记》 下层文人 《拜月亭》
-
描述: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黄荣志,徐正英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私订终身,或才子落难,贫女相救,私结夫妻。然后,才子进京,状元及第,佳人苦盼到头,终成眷属。这几乎是我国古典爱情婚姻剧(尤其是才子佳人戏
-
元明戏曲中的少数民族语(续)
-
作者:王学奇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译语 声近义同 蒙语 无名氏 华夷 怯薛 人事 汉语 元明戏曲 汤显祖
-
描述:门》皆谓星为火敦;《地理门》谓海为阿来。《鞑靼译语·地理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