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也谈吴江
作者:席永杰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江  汤显祖  曲论  声律  发展问题  临川  王骥德  明代  最高标准  江苏吴江 
描述:3—1610),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江苏吴江人,故将以他为首的此称为吴江。沈璟论曲,主张恪守声律,“宁协律而词不工,读
明代戏剧人物论的整体研讨
作者:谢柏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戏剧人物  明代戏剧  人物论  创作心理  形象特征  文艺美学  中国戏剧  王思任  牡丹亭 
描述:总体匮乏的背景中,古代戏剧批评却相对地展示出人物理论的一定富裕程度。这种相对富裕可能主要是基于这二点:(一)戏剧是一
明代曲论中“本色”与“当行”相结合的理论
作者:王星琦 张宇声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戏曲创作  戏曲史  戏曲语言  王骥德  汤显祖  艺术构思  李渔  当行  舞台表演 
描述:元明之际,曲论家对“本色”与“当行”的理解不尽一致,万历以后的曲论中出现的新特点是“本色”与“当行”理论之互补、渗透和融汇,这标志着古典戏曲理论的日臻成熟。这种戏曲美学思想,为李渔(清)系统的戏曲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发乎情,止乎礼义——苏州爱情剧略论
作者:康保成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  明末清初  爱情  地方色彩  交流经验  剧作家  戏曲作品  《牡丹亭》  《西厢记》  剧坛 
描述:明末清初,在苏州地区,一下子涌现出李玉、朱素臣、朱佐朝等十多个专业剧作家。他们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创作出一大批风格相近的戏曲作品,雄踞于当时的剧坛。人们习惯于称他们为“苏州”。 以浓郁的苏州
人间亦有痴于我
作者:王寅明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曲折情节  杜丽娘  死而复生  柳梦梅  不相称  剧作家  明代  婚姻 
描述:来打发日子。偶然中,她读到了当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剧本《牡丹亭》。她爱不释手,如获至宝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杜丽娘与柳梦梅真诚相爱,死而复生,终于结成美满夫妻的曲折情节深深地感动了小青。她把自己的身世与之相比,倍觉伤心。有一天雨
《中国哲学人物辞典》即将出版
作者:小雨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隋唐五代  哲学家  中国哲学史研究  五四时期  两晋南北朝  陆九渊  先秦  元代  出版  明代 
描述:学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新线索。该书特别重视从各种文献中发现新的哲学论点。比如,它以确凿的根据说明心学的思潮不是始于南宋的陆九渊,而在北宋末期的郑东卿早就提出了“心外无理”的命题。人们一讲到感觉复合论,就举马赫作为代
唐宋的总结,桐城派的先声-论明季散文家艾南英及其文学理论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唐宋  陈子龙  桐城派  前后七子  散文家  文学理论  明季  秦汉  八股文 
描述:他可不起草而挥笔立就。十七岁时参加县考,邑令李精白录取他为第三,认为他将以文名天下,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