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牡丹亭·惊梦》意境创造的美感
作者:刘钊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惊梦》  意境  美感  探究 
描述:意境美感是文艺作品创造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昆曲《牡丹亭·惊梦》作为明代南曲的代表作,它是汤显祖创造的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的艺术精华。从美学和意境审视《牡丹亭·惊梦》一出,我们可以体味到"惊心动魄
包恢诗论之意境论浅探
作者:郭瑞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境  张力  超越性 
描述:包恢继承了唐宋意境论中关于意境的张力与超越性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突出了意境浑然一体的特点。第二,以"汪洋澹泊"为意境的特点,把意境归纳为犹如"造化之未发"与犹如"造化之已发
人鬼绝恋,因梦成戏:《牡丹亭》的叙事特点分析
作者:柳迪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母题  母题  情节  情节  时空  时空  魂梦  魂梦 
描述:对研究明清传奇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翻译美学视角下《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研究
作者:冀丽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翻译美学  意境  美的再现 
描述:、词语层等这一形式系统和意象、意境这一非形式系统对译文的美学元素再现进行了研究;其中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讲究虚无化美,最能体现美学价值,将中国人“含蓄之美”和“寓情于景之美”发挥的淋漓尽致。 本文研究
倾荡磊落 穿越时空的俯仰: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
作者:张小伟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赋》  苏轼  对照艺术  怀古  时空  王安石  讥讽  内心 
描述:。正如很多评论所说,这时的苏轼官场失意,却迎来了创作的高潮时期,比如前后《赤壁赋》,还有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王安石意境幽雅的集句联
作者:暂无 来源:衡阳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熊尚鸿 熊尚鸿 教你学对联(四十六) ——衬托法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曾提倡变法,推行新政,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善于集句诗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赏析]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