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7)
报纸(49)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7)
地方文献 (21)
地方风物 (3)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27)
2013(15)
2012(24)
2011(13)
2009(14)
2007(12)
2005(7)
2004(2)
1999(2)
1994(6)
按来源分组
妇女生活(1)
婚育与健康(1)
雨花(1)
长江文艺(1)
福建艺术(1)
人民文学(1)
青年作家(1)
科学与文化(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学习博览(1)
从“以厩名官”看《周礼》的国别与时代
作者:李晶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国别  时代  马政  以厩名官 
描述:就目前所见材料而言,东周时期楚国、秦国马政官的命名原则基本上都与"厩名"有关,可称之为"以厩名官"现象。而这种现象仅见于楚、秦,不见于中原列国,亦不见于《周礼》。故可认为《周礼》所见马政职官资料的取材,从地域上说不会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和秦国,从时间上说亦不可能晚至秦汉。
白先勇:父亲白崇禧是时代的挽诗
作者:范宁  来源:长江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崇禧  父亲  蒋介石  牡丹亭  武汉  挽诗  国民党将领  小说  时代 
描述:他的小说如风,从海峡对面吹来,吹动《孽子》的发梢,吹拂《台北人》的眼眸,吹散《纽约客》的低吟。他的戏剧如梦,惊起青春版《牡丹亭》一阕悠悠的昆腔。而如今,他又沉潜历史江涛,将历史影像著作《白崇禧将军身影集》带到武汉,还原父亲一个深邃的旧影。
走进56网自制剧时代:专访56网副总裁李浩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数码影像时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视频网  原创  自制  网站  版权  数码影像  娱乐  时代  节目  内容 
描述:、版权影视剧。 《数码影像时代》:网站对于自制与原创内容如何看待?56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李浩:近年来,视频网站大举购买影视剧版权,导致价格直线上涨。高价版权导致了视频网站难以盈利,与此同时,视频
秦礼制文化研究
作者:岳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描述:秦文化与礼制是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绝缘的,而实际上秦人是很重视礼乐文化的,无论从出土礼器文物,还是文献资料记载,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在制定礼制时不仅悉采六国礼仪,而且为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礼制提供了制度蓝本。秦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所创立的礼制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仍以移花接木、借尸还魂的形式继续存在,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制,故研究秦礼制文化,不仅能澄清秦有无礼制的问题,而且有助于从源头上加深对中国封建礼制文化的理解和梳理。围绕秦礼制文化这一选题,本文拟主要从以下几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任何事物都有其源头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本章主要论述礼的起源及三代之礼的整合流变,分为三个小节:礼的起源和本质、礼制与礼治的关系、三代之礼的整合。第二章:礼制文化以周礼为最理想代表,本章主要论述秦礼对西周礼制文化的继承与否定,大致分为三个小节:秦礼渊源于周礼、秦人对周礼制文化的部否定、秦人对周礼的取舍标准及所反映的价值观。第三章: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礼制文化上也不例外。本章主要结合考古资料,通过君礼、士礼、民间礼仪风气的变化来论述商鞅变法对秦业已吸收的周礼制文化的改变。第四章:秦王朝建立后,为维护大一统王朝的稳定,统治者力倡礼制教化,对封禅之礼、祭祀之礼进行了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山庙的变迁与门票收藏
作者:徐远东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地藏宝殿 公元前后,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长期传播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淮北的宗教以佛教历史最为悠久,传入最早。 早在汉代,
人生本应是严酷的冬天,没有不请自来的春天:评穆旦诗《冬》
作者:史文蓉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冬》  冬天意识  严酷  个人命运  时代  承担 
描述:平的个人命运,更表现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诗人的坚忍、顽强、勇敢和对那个时代的承担,以生命之歌驱赶寒冷,期待新春。
“速食时代”的浪漫情怀
作者:龚义群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情怀  青春版《牡丹亭》  中国文化  白先勇 
描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2004年.白先勇带来清丽雅致的青春版《牡丹亭》,让年青一代重拾中国文化之美……
宋仁宗时代为何人才辈出
作者:张军  来源:法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仁宗  中国历史  包拯  欧阳修  科学技术  长足发展  社会繁荣  司马光  基本条件 
描述:他朝代都不多见。谏官方面有唐介、包拯、范缜、吕诲云诸人名垂青史;武将方面有狄青、韩琦诸人扬名异域;文学方面,有"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柳永,有丽别致的"闲愁词人"晏殊,还有除韩念和柳宗元外的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史家方面有刘恕、曾公亮、宋祁、司马光这些大手笔;书法方面有黄庭坚、蔡襄等一班字若珠玑的大家;理学方面有程颐、程颢两夫子
“且字”考:命字文化变迁视野下的观察
作者:姚永輝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文化  段玉裁  正字  王安石  形式  孟子  字形  视野  何休  先秦 
描述:中国古代的稍谓纷繁,它们有时既是社会个体成员的符号表徵,也是社会不同群体、个人之间关系的反映,更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具体载体。"稍名"或"稍字",是稍谓系统中基本的两种形式,两者各有其不同的结构和使用规则。
隐秘而盛开的历史:蒋韵《行走的年代》
作者:王德威  来源:书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十年代  行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小说  故事  历史  时代  汤显祖  辩证性  海子 
描述:以致最后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