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9)
报纸(99)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6)
地方文献 (12)
红色文化 (7)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
2013(10)
2012(12)
2010(23)
2008(9)
2006(5)
2000(5)
1993(2)
1988(2)
1979(1)
按来源分组
道德与文明(2)
中国邮政(1)
處州晚报(1)
现代快报(1)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
重庆日报(1)
新食品(1)
通俗歌曲(1)
秘书(1)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情··爱:论《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爱情观的演变
作者:章芳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中国古代爱情取向与婚恋观念发生了由情到再到爱的演变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舍弃了两貌相取的失之肤浅和两性相悦的流于庸俗,而最终肯定了两心相知的臻于完美
创业诀窍 关键在坚持
作者:田璐  来源:滕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田璐 11月7日,在全省创业创新工作电视会上,我市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经理李浩作为枣庄市唯一一名代表,在济南主会场作典型发言。会议结束后,记者通过电话对他进行了专访。 尽管李浩已经接受过多次本报和其他媒体的专访,但记者问及他的创业历程时,他仍然显得有些激动。“创业没有一帆风顺的,关键在于
边界有法则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质量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耿 文 日前,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提供商易才集团创始人李浩以创业导师身份,在华东师大等高校展开巡讲,与有激情的年轻创业者们分享创业经验。易才集团2003年在北京成立,走过10个年头后已赫然跃居中国最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提供商。李浩也成为众多创业者心中的楷模。 谈到众多年轻人创业失败的
释“梦到徽州”
作者:袁啸波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汤显祖  戏曲家   
描述:梦到徽州”常常被今人引来赞美徽州。此语出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全诗如下: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梦到徽州。
永胜4.2级地震人员伤亡
作者:暂无 来源:春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昨日5时43分39.88秒,永胜县发生4.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6°44′,东经100°48′,震源深度14公里,主要位于永胜县羊坪乡一带,震中距离永胜县城8.7公里,全县15个乡镇均有震感,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地震发生后,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要求,做好灾区群众安抚工作、加强灾情核查
墨江4.8级地震人员伤亡
作者:暂无 来源:春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13时01分,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截至昨日21时30分,地震造成全县6个乡镇5016人不同程度受灾,房屋倒塌10余间、受损880余间,1所村级小学校舍受损,尚未接到人员伤亡情况报告。 地震发生后,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要求,全力抗震救灾,迅速核实灾
《红楼梦》中的情/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描述:原因;其次则是深入剖析贾母之「破陈腐旧套」,抉发其中所涉及的四个批判焦点,亦即:不合情理之逻辑安排(以「红娘」的角色塑造为主)、浪漫爱情包装下之情欲实质、边缘文人之创作心理(包括「妬富」与「遂
一生痴绝处,梦到徽州
作者:王媛媛  来源:商洛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媛媛 汤显祖写完《牡丹亭》后累了,他搁下手中的笔慢慢吟出:一生痴绝处,梦到徽州。其实他一生也没有到过徽州。 古徽州,就是今天的皖南一带,这次趁着年休假的时间去感受了“中国画里乡村”的宏村
一生痴绝处,梦到徽州
作者:钟华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抗日战争期间  《牡丹亭》  皖南山区  人间净土  汤显祖  古村落  黄山 
描述:美丽的山村得以完整地保存。的确,徽州的美是遗世独立的又是婉约细腻的。陶行之说:"世
陆九渊、陈亮何以辩?
作者:赵荣华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陈亮  朱熹  思想交锋  天理人欲  影响深远  理学  孟子  吕祖谦  气象 
描述:,在讲学上又并非那种与人无争的风格;最关键的是两人的思想的确有着本质的差异,可以说,这些都是学术论辩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诚然,辩与不辩尚取决于其它诸多因素,如外在的机缘等,但我们在这些已知条件上反思"陆、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