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77)
期刊文章(147)
会议论文(3)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1)
地方文献 (12)
地方风物 (8)
红色文化 (6)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0)
2013(24)
2011(48)
2009(18)
2008(9)
2007(6)
2002(4)
1999(3)
1992(4)
1981(2)
按来源分组
咬文嚼字(2)
飞天(1)
宁夏社会科学(1)
中州今古(1)
齐鲁晚报(1)
蒙古学信息(1)
山西水利(1)
领导科学(1)
秘书(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沱浍航运(南段)一期工程开工
作者:李艾凌 孔慧   来源:商丘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沱浍航运(南段)一期工程开工
黄鹤桥,人间仙境烦恼
作者:暂无 来源:恩施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游客边欣赏美景边留影。 本报记者 胡静 传说很久以前一位仙人在乘黄鹤去天宫的路上,因为被清江流域景阳大峡谷旖旎的风光所陶醉,遂驻足观赏引颈长啸,与黄鹤栖息于此。仙人到达天宫之后,向天帝如实禀报了此番艳遇,仙人们歆慕不已,常腾云驾鹤往返于此,这里也就成了连通人间与仙界的“桥”,取名“黄
论长篇系列历史小说《清明上》的史诗品格
作者:黄雅玲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诗品格  长篇历史小说  王安石  北宋中后期  近代中国  袁世凯  民俗学  清明上河图  社会历史  民间文学研究 
描述:万字,2010年4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小说对北宋社会历史、政治、人物、民俗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展现,具有鲜明的史诗品格。
王安石变法心百姓乱天下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大江东去 王安石变法毁誉参半,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看,结论甚至完全相反。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就一个——富国强兵,手段是只开源增收,却不节流省费,也不能开源与节流并举。如此一来,他的变革实际上是与民争利,小民哪里斗得过官府,徒有满腹怨气罢了。这种变法,不可能得民心。 新法不仅有民怨,士大
英雄岁系列之夜叉夭
作者:马大志  来源:武侠故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刺客  俺答汗  江湖  钦差  王安石变法  武侠小说  女子  真气  声道  自然 
描述:少年自负凌云笔,鲲鹏在胸剑眉扬。梦里洞庭风波起,八百烟波洗戎装。弯弓射雕燕然上,行吟天地抱酒觞。傍马千言平戎策,提枪万里走四方。事了拂衣掷笔去,散发山河浩歌放!他年相逢一杯酒,各道天涯秋意凉。笑谈白发多闲事,诗残月冷空怅望。百载弹指弃此身,江湖故人早相忘!
宁河两所学校紧挨公路阻隔 机动车行人随便出入 小学围墙
作者:暂无 来源:渤海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保障中小学生安全,近年来市教育、公安等部门加大了对本市中小学校的安全监管工作。日前,记者在宁河县却发现两所小学多年来操场不设围墙,其中一所小学甚至连大门都没有,路人和机动车可随意出入,家长呼吁主管部门尽快予以改善。
雪白自本性 云清俗娱 ――汤显祖为官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享誉世界文坛,这是人所共知的。汤显祖的品节高雅,尤其不跑官不要官的行为,在奉行“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实属难能可贵。本文就介绍几件汤显祖在这方面的事迹,让我们大家共勉。 不考庶吉士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专权十年的首辅张居正病死。第二年二月,汤显祖中了进士,为三
群雄拼搏争上游 ——记铜川市王益区王家中学
作者:王刚社  来源:西安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家中学全体师生在校长韩生荣的带领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以强化同涵提升和提高教育质量
受利益驱使破坏阿什采沙船主王英义三度偷采被查处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高中华) 近日,哈尔滨市民张先生向哈市有关部门举报,香坊区幸福镇靠河寨村阿什流域,有不法业主大肆非法采沙。12日,哈市水政监察局和水上民警队的执法人员突击查处,发现非法采沙业主王英
试论北宋后期士大夫变法思潮与王安石变法对经略湟民族政策的
作者:杨文  来源:西藏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士大夫  变法思潮  王安石变法    民族政策 
描述:、以攻为守、抚战结合、收复汉唐旧境,以及开拓西北边疆的民族政策的内容。王安石变法对湟民族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军政、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增进了汉蕃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