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54)
报纸(981)
图书(128)
学位论文(85)
会议论文(4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18)
地方文献 (752)
文化溯源 (14)
才乡教育 (5)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08(260)
2007(223)
2006(193)
2005(142)
2004(112)
1996(72)
1992(45)
1991(41)
1981(31)
1980(24)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76)
戏文(30)
戏曲艺术(23)
文献(22)
文学遗产(21)
南方文物(8)
书品(3)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周亮工全集》序
作者:蒋寅  来源:书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全集    文集  博学 
描述:斋,顾世多称其号栎园先生。其先世自金陵徙临川之栎下,
苏州人破译昆曲秘传曲谱-“纳汤显祖“临川四梦”全集首次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杨帆)《纳书楹曲谱》是清朝乾隆年间由苏州叶堂选辑校订的一部昆曲曲集巨著,昨天,将其中最为优秀的汤显祖“临川四梦”全集曲谱翻译为简谱的《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全集——纳书楹曲谱》在中国
汤显祖全集》中三篇文章辨伪
作者:周明初  来源:文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辨伪  文章  诗文集  徐朔方  集部 
描述:的佚作。而正是这后来所增补的佚作中,由于失考,造成了一些伪作被误收入其中。
戏曲需要“青春……”:从青春《牡丹亭》说起
作者:飘飘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  昆曲  精神内涵  杜丽娘  宝贵财富  白先勇  汤显祖  审美价值  文化价值 
描述:戏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国的传统剧种昆曲作为中国的百戏之祖,在海内外久负盛名,于2001年被联合
汤显祖“至情”思想探析
作者:王海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思想  至情思想  探析  探析 
描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自身对现实的体会逐渐加深,以及受罗汝芳、达观和李贽等师友的影响,汤显祖反观人的本性,开始了对“至情”理想的追求和对程朱理学的挑战。“临川四梦”可谓是四颗重磅炸弹,不仅在文学
汤显祖“情之至”论辨正
作者:田兴国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情之至  情之至  辨正  辨正 
描述:汤显祖情之至论,当下学术界都把以情抗(反)理作为其核心内涵予以认定,其关键在于对《牡丹亭记题词》的读解上。结合临川四梦,两者均不能得出对立关系论断;同时异世之人尽管歧见纷呈,但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境域
潘之恒与汤显祖
作者:张秋婵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潘之恒  潘之恒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潘之恒和汤显祖在留都金陵曾经有过短暂的交往,潘汤二人彼此之间的相互赏识及友谊是建立在他们共同的戏曲嗜好及共同的文艺观上的。潘之恒在与汤显祖的交往过程中,也受到其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进步的发展
青春《牡丹亭》首演汤显祖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巢湖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南昌12月28日专电(记者 罗宇凡 沈洋) 昆曲经典剧目青春《牡丹亭》27日晚开始,在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上演,这是新版昆曲《牡丹亭》成剧后第一次来到它的原作者汤显祖的故里演出,也是江苏省
汤显祖的尺牍看他的儒家风范
作者:赵延花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尺牍  尺牍  儒家风范  儒家风范 
描述:得称道的儒家风范。
青春《牡丹亭》为何受青睐?
作者:朱栋霖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艺术  杜丽娘  遗产保护  汤显祖  苏州  大学生  演出  演员 
描述:当京剧等国粹面临观众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困境时,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牡丹亭》却引领了一条昆曲遗产保护传承、薪火传续、代有传人的路子。个中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