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闺塾
作者:汤显祖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诗经》  戏剧冲突  文科  封建礼教  《毛诗》  《诗》  教师 
描述:的精妙之处,而且能提升自己的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可以说,读点戏文,受益无穷。
汤显祖尺牍三封考释
作者:郑志良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尺牍  汤显祖全集》 
描述:汤显祖的三封尺牍《与吴亦勉》、《寄叶增城》、《与岳石梁》内容进行考释,指出“吴亦勉”是“吴兹勉”之误,“叶增城”是“叶曾城”之误,他们分别是临川人吴之甲、桐城人叶灿,这两处错误从明刻本《玉(?)堂
汤显祖思想的两难抉择
作者:高慧娟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思想观念  价值取向 
描述:汤显祖一生的心灵矛盾和苦闷在于入世与出世间的无奈 ,文章名世与大道践履的抉择两难和情与理之间的徘徊。矛盾的根源在于家族、师友、社会对他慧命的期许和他自身强烈的济世情怀与无奈仕途回归的抵牾
试论汤显祖的"二梦"
作者:姚晓菲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二梦   
描述:深谙仕途况味的汤显祖在"为情作使"的意图下,创作了"二梦",因而"情"是这两部戏的表达宗旨."二梦"既展现了善情,又描写了恶情,并有意识的揭示了善情为恶情所吞噬的过程,从而对官场社会予以强烈的批判
汤显祖与明清妇女
作者:邹自振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明清妇女  明清妇女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描述: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真实地反映了明清青年妇女的苦闷,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遭遇赢得了众多青年妇女的同情之泪,留下了许多富有诗意的遗闻轶事。俞二娘、商小玲、内江
作为评点文学名家的汤显祖
作者:徐国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评点  文学批评  八股文  花间词 
描述:评点,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形式,肇始于南宋?黄宗羲《南雷文定凡例》日:“文章行世,从来有批评而无圈点。自《正宗》、《轨范》肇其端,相沿以至荆川《文编》、鹿门《八家》,一篇之中,其
有关汤显祖史料的新发现
作者:连劭名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朝  汤显祖  史料  戏剧家  政治制度 
描述:旅美华人燕登年先生藏有《明代名贤手札》一部,分装上下两册。上册有朱彝尊题跋:
汤显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作者:程林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儒家教育 
描述:汤显祖不是专门的教育家,也没有系统阐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著作。但从汤显祖漫长的求学生涯、创办三所书院、与门生弟子讲学论道、对宜伶进行艺术教育、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等方面,仍可以探寻汤显祖的教育思想
汤显祖的科举经历看《牡丹亭》副主题
作者:伏涛 孙德林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  科举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是描写柳梦梅、杜丽娘之间生死相恋的一部爱情名剧,它可以与《西厢记》相媲美,但它的主题并不单一,结合汤显祖的科举经历,解读《牡丹亭》文本,可以从苗舜宾、柳梦梅、陈最良这三个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试论汤显祖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散文理论  散文创作  地位  影响 
描述:张和创作实践,无疑是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的反映,透露了晚明新文艺和小品文勃兴的曦微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