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人斧与西周官制
-
作者:蔡运章 来源:文物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早期 西周王朝 西周金文 职官 史学界 周礼 公族 官制 周王室 铭文
-
描述:叶之器,是以西周之时实仅司徒、司马、司空三事执政,固未尝有《周礼》六官之事实也"。张亚初、刘雨同志因"大宗、宗伯
-
跟林斤澜聊天
-
作者:赵大年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北京作家 端木蕻良 专业作家 从维熙 刘绍棠 井喷 杨沫 技术员 大树
-
描述:"重放的鲜花"。我有心向他们学习,却不敢交往。介乎大树和井喷之间,有个半老不老的林斤澜
-
弄斧集:音乐史事门外谭
-
作者:黄旭东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 音乐 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 文集 文集
-
描述:弄斧集:音乐史事门外谭
-
翁文灏\林斤澜沉默是金
-
作者:散木 来源:晚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从维熙 刘绍棠 翁文灏 右派 作家 毛泽东 国民党军 卫立煌 北京市
-
描述:,由此躲过一劫。 甚至,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他们也就因为“沉默是金”而无恙了。 据程绍国的《林斤澜说》(其中有一节《天可怜见——林斤澜与“右派”擦肩而过》),作家林斤澜
-
林斤澜眼中的浩然、刘绍棠
-
作者:暂无 来源:文摘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林斤澜眼中的浩然、刘绍棠
-
天可怜见——林斤澜与“右派”擦肩而过
-
作者:程绍国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刘绍棠 右派 汪曾棋 从维熙 汪曾祺 沈从文 反右 知识分子 毛泽东
-
描述:趣,我的兴趣也
-
天可怜见——林斤澜和“右派”擦肩而过
-
作者:程绍国 来源:当代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右派 刘绍棠 汪曾棋 从维熙 毛泽东 沈从文 反右 中国知识分子 共产党
-
描述: "右派",书面统计55万人。这是二十世纪中叶中国独有的、残酷的称呼。"地富反坏右",那是人民的敌人。除去死灭者外,受害者,占中国知识分子11%的"右派",过着二十多年的灰色人生。一腔豪情,沦为另类;精英人杰,视为人蛆;金色年华,夹着尾巴。不能有议论,不能有思想,甚而至于不能有表情。
-
跟林老学艺:怀念师长林斤澜
-
作者:刘孝存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结构 刘绍棠 门头沟区 短篇小说 小说创作 副刊 艺术效果 文学 鲁迅 青年
-
描述:第一次听林老讲小说,是28年前的1981年。那是6月的一天,在门头沟区,时任区委宣传部长的刘颖南把林斤澜和刘绍棠请了去。我当时正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当"一分钟小说"和"千字散文"编辑
-
林斤澜何以在反右风暴中“漏网”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右倾 刘绍棠 知识分子 漏网 从维熙 邓友梅 北京市 汪曾棋 小说家 作家
-
描述:林斤澜的名字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稍显陌生,但他当年曾和汪曾祺并称"文坛双璧",有着"短篇圣手"的美誉。林斤澜的同辈作家中,和他关系密切的,有数不清的右派:汪曾祺、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邵燕祥
-
班门敢弄斧 贵在有新意——《华山洞外的红叶》评议
-
作者:王万岭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山洞 散文 三者关系 唐宋八大家 再创作 新意境 哲理 亲身体验
-
描述:公《游褒禅山记》的主旨是借记写游华山洞的经过,阐明“志”、“力”、“物”三者关系,强调“尽志”对成事的重要作用。荆公此论已成千古至理,简直没有再创作的余地了。徐凤霞同学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从探游华山洞经历中探究出了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