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
报纸(12)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5)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7)
2013(2)
2012(3)
2009(4)
2008(4)
2003(2)
2000(3)
1995(3)
1983(2)
1981(3)
按来源分组
阅读与写作(1)
语文知识(1)
社会科学论坛(1)
寿光日报(1)
南方文物(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余姚日报(1)
咬文嚼字(1)
中国监察(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
新疆乌仑古-构造带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作者:刘伟 赵志忠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花岗岩类  结晶分异  引张性构造环境  乌仑古   
描述:石类型的稀土配分进行了定量模拟;根据不同岩石类型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它们的成因。最后,对碱性花岗岩的成因提出了新的解释。
玉成:民主与集中不应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监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主与集中  对立统一学说  唯物辩证法  《解放日报》    “民主”  统一关系  集中指导 
描述:者必然导致分散,所以才有集中的必要;同样,集中就意味着不民主,因而需要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将民主和“一盘散沙”有机地结合起来,甚至有意无意地联想起来,是对民主理论及其实践的一个误解。民主并不排斥集中,甚至在很多政治活动中,民主与集中是同一个过程。
应是“干水”
作者:胡守贵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简化字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印度  繁体字  义项  干水  引用  唐代诗人  心情  祖国 
描述:《行走天下》是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先生文集之一,该书《别印度》一文中,季先生写自己出访印度的行程结束即将离别印度回祖国的心情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刘皂的一首诗(一说为唐代诗人贾岛所作)
从王安石《姚江》说起
作者:暂无 来源:余姚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姚江》诗:“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他的另外两首诗这样写:“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丹楼碧
宅编》成书考
作者:许沛藻 杨立扬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著录  成书过程  洪兴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遂初堂书目  文字  成书时间  叶梦得  宋史  王安石 
描述:字上也存在不少歧异和记事详略多寡的区别。因而,自清以来,对两种本子及其相互关系有着不同看法。
古柴城址的调查
作者:庄云新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浔阳  故址  宗谱  周瑜  汉初  四址  豫章郡  马头山  德化县 
描述:县,汉初始置,相传其城址在今九江县马回岭公社马头大队荆林街附近。汉至南梁名未更、治亦不徙,隋开皇间方并入浔阳县,唐武德至贞观间又在原治复置楚城县,先后历八百余年。根据掌握的线索,从五月四日至九日
王相业:家村的热心人
作者:暂无 来源:寿光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6月23日,笔者见到王相业的时候,他正帮邻居安装新大门。邻居花1000多元买了个铁门,他跑前跑后帮忙,这边没忙完,村民来明又拿来了个自来水三通管件,请他帮忙拆下来,老王马上折回家,拿出管钳和活扳手
郭小川:团洼的秋天的思索(五)
作者:陈徒手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小川  毛泽东  林彪反党集团  批林批孔  修正主义  中央领导  文化大革命  王震  王安石  《红楼梦》 
描述:郭小川:团洼的秋天的思索(五)
谈谈古代夜诗的文化意蕴
作者:蒋卫忠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文化意蕴  《枫桥夜》《江宿》  汤显祖  《泊秦淮》  杜牧  《黄溪夜 
描述:诗中最著名的当推《枫桥夜》,仅寒山寺的“枫桥夜”诗碑,据考证自宋至今就有七块之多。这首诗体现了羁旅的愁思与枫桥秋夜凄清景色的完美融合。夜诗有写得清美如画的,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
移舟烟渚,日暮客愁新:析唐宋几组“夜”诗
作者:林衍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  张继  王安石  孟浩然  文化性格  泊船处  唐王朝  陆游  船载  渔歌 
描述:的诗坛增添了一则关于“绿”与“过”的美丽的争辩,那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引起无数浪迹天涯游子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