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0(2)
2005(1)
2004(1)
1990(1)
按来源分组
戏曲艺术(北京)(1)
山花(下半月)(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培训(1)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1)
半月选读(1)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本色派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沈璟为中心
作者:姜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  文采  本色派  本色派  汤沈分歧  汤沈分歧 
描述:,由于戏曲理论批评家对戏曲本体论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对“本色”不尽相同的认识,也导致了“本色”一词的多义性。 文采派和本色派是在这两个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
文采与外貌
作者:丁震麟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貌  汤显祖  文格  文章  文风  性情  品格  关联  罗隐  男子 
描述:凡为文者,无不涉及文风、文德、文格、文采之类,于是"文如其人"便应运而生。所谓"文如其人",是说文章就像其人的性情和品格,而不是指外貌,因为文章与外貌没有必然关联。妙笔生花者,不见得有潘安之貌;倜傥
文章要力求文采
作者:尹玉华  来源: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润色语言  巧用  修饰语  藤野  修辞手法  叠词  王安石  形容词  内容丰富  文章 
描述:迅写《藤野先生》一文,原稿中有这样一句:"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后来改为"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
王安石的为相之道
作者:康震  来源:培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习成就  思维敏捷  思想开放  政治家  文采 
描述:学习成就了一位思维敏捷、思想开放的政治家,也使王安石成为一个文采斐然、学富五车的学者。喜欢学习,几乎成了王安石的一个“毛病”。
文采派”之于汤显祖辨疑
作者:郑小雅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采  临川派  情采派 
描述:人们通常称汤显祖为“文采派”,认为“临川派”等于“文采派”。本文拟从“文采”本义、汤显祖的戏曲主张与剧作精髓以及前人评论三方面入手指出这种认识的错误与源由,并提出“情采派”的称谓。
从余秋雨散文看散文发展
作者:宫照敏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秋雨散文  文学分类  “文章”  《周礼》  “文”  文采  记载  诗歌 
描述: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散文是文学四体之一,除了另外三种文体,其余的都可算是散文。
曲律文采俱工,案头场上两擅(上)-论吴梅的《霜厓三剧》
作者:王卫民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律  传奇杂剧  作家  湖州  义士  汤显祖  创作实践  舞台演出  戏剧冲突  矛盾冲突 
描述:吴梅先生是近代最突出的杂剧传奇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风洞山》、《湘真阁》(原名《暖香楼》)、《轩亭秋》、《镜因记》、《落茵记》、《双泪碑》、《无价宝》、《惆怅?》(含《杨枝妓》)、《湖州守》、《国香曲》、《钗凤词》、《长宏血》、《义士记》等十余种。19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