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李绂的道统史观
作者:伍贤达  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李绂  道统  道统  心学  心学 
描述:李绂是清代心学的重要人物,他主要通过编纂学术史的方式,以《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来奠定他的道统史观。同时,他还在一些散论中对其道统论进行了重要补充,建立了一个上起唐虞,下至王阳明的甚至包括程朱
功夫论视阈中的理学道统
作者:陆永胜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功夫论  理学  道统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孔荀之道"、"孔孟之道"和"孔颜之道"。这种学承分疏也为儒学史中关于朱陆王三家的诸多争辩提供了解答。
道统--《孔学儒术》之三
作者:周月亮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道统  仁政  《论语》  孔子  梁惠王  韩非子  子思  人之心  王安石 
描述:道统--《孔学儒术》之三
儒家法文化的道统旨归
作者:黄泽斌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法  儒家文化  陆九渊  道统  圣人之道  伦理本位  《中庸》  赞天地之化育  “德主刑辅”  文化特质 
描述:、流派纷呈、歧见迭出,乃至有进步与保守的分野,尤其在近代,但在这层体用关系上却自然而然而又似乎令人费解地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所以有位美籍华裔学者金勇义先生在比较东西方法律文化特质之差异时直截指称:“在传统中国,法律被认为是人们在社会中实现道德理想的工具。法律与道德相比不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而且人们应当首先受到的是道德规范的调整,也就是儒家在为治和司法中的道德原则。”“这可以称为中国的道德决定论。”
曾巩“道统”思想的价值内涵
作者:闫树立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道统  思想  内圣  外王  内涵 
描述:以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为背景,揭示出曾巩“道统”思想中所暗舍的社会政治改革取向及其深层的思想渊源.并以此为契机,从“内圣”和“外王”两个方面勾勒出曾巩企图以儒家“仁义”之道重新建立一个合理的人间秩序
诗词改字
作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正用  诗词  钟山  用字  春风  大夫  王安石  月事  初日 
描述: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今豫章所
试论吴澄的统论
作者:李宜蓬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统    唐宋七子 
描述: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以承传道统为己任,受此影响,形成了他的统理论。本文对吴澄的统论进行全面考察,研究其提出原因,分析其理论内涵,揭示其在古文发展史上及统观念形成史上的价值。
曾巩的道统思想与统观对其创作的影响
作者:李金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统  道统  统观  统观  经世致作  经世致作  简古  简古  自然平易  自然平易 
描述:曾巩作品之所以有生命力及生命力的具体表现加以阐述。首先醇正儒家思想是其作品生命力的根源,这上点表现的尤为突出是他的道统观,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统观又成为曾巩自己文学创作和评判他人作品的标准。相对宋代
欧阳修等北宋中叶家论韩愈研究
作者:石素真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韩愈研究  北宋中叶  王安石  革新运动  苏轼  道统    宋六家  古文 
描述:北宋的古文革新运动在理论上要求恢复韩愈的道统和文统,但在对道统统的关系方面却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柳开、石介等宋初作家崇韩偏重其道统,尊韩时表现出浓厚的
电磁炉遇冷升温磁屏蔽应是厂家关注点
作者:   来源:中国质量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电磁炉遇冷升温磁屏蔽应是厂家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