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王安石两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淄博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同学一首别子固》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这是《同学一首别子固》开首的两句。“有贤人焉”,然“非今所谓贤人者”,可见作者心中的“贤”与“今”之“所谓贤”是不一样的。这使我想起被与地、富、反、坏并列的“右”,自然是
-
浅议曾巩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接受
-
作者:郭思彤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道 文
-
描述:曾巩是欧阳修最为得意的弟子,他无论在仕途上还是文学上都受到了欧阳修的提携。欧阳修在"文"与"道"两方面对曾巩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巩一方面继承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一方面对"文"、"道"这类传统命题
-
《“一代斗山”虞集论》读文札记
-
作者:牛晓庆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札记 《文学评论》 论文内容 人生际遇 教育背景 创作实践 文学理论
-
描述:斗山”的卓然地位。
-
让孩子多读“无用”书
-
作者:暂无 来源:黔东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常听语文老师说,学生写不好作文;常听家长说,孩子怕写作文,怕写日记。究其原因,就是孩子肚里没有“水”,肚里没有你让他(她)硬挤出一篇作文,这就是赶鸭子上树,强人所难了。
其实孩子写不出作文,写不好作文,在很大程度上说,与我们老师有关,与我们家长有关,是我们不让孩子写好的。我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危言
-
读李勇的画
-
作者:秦效侃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诗 感官刺激 黄河 代谢 长江 胡应麟 江南 灵感 用笔 天青
-
描述:李勇说:"我画画,我快乐"。这话脱口而出,多么天真,多么赤诚,多么痴迷!他是活在画中了。儿时的天地是画,成年的梦想是画,蚕丛鱼凫之乡,长江黄河流经之地,岭海天青,江南草长,大地的山川沟壑,天空的风雨晦明,春秋代谢,人世风情,举凡足迹所经,耳目所遇,在李勇的感悟里,无一不是画。
-
《临江仙》赏读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 晏几道 帘幕 修辞方法 古诗文 落花 雨燕 独立 北宋 相思
-
描述:,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
-
读家秘藉
-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斯德哥尔摩 张居正 王安石 康有为 李鸿章 综合症 司马光
-
描述:君子相斗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愧于名教,不负于知己”的张居正,商业治国的李鸿章,抱错大腿的康有为。就像书里写的,其实人才是最好的风景,看故事看的是人,看历史看的更是人。有时候江山太重,单靠书生的肩膀,不一定扛得住。
-
读魏玩
-
作者:魏丕植 来源:火花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魏玩
-
读《人间词话》有感
-
作者:陶晨亮 来源:当代学生(读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间词话》 盛唐诗坛 中国文学史 鼎盛时期 人才辈出 宋词 王国维 晏殊
-
描述:等各有千秋,而最为后世推崇的是苏轼和柳永两位词人。
-
双刃:读《启示录》有感(一)
-
作者:汪维藩 来源:天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启示录》 考工记 周礼
-
描述:刃利剑.这剑指之处,万物无不赤露敞开,何况处处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