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至情”文论观研究
-
作者:公维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文论观
-
描述:感缺失的当下,研究汤显祖的文论观除了其理论本身的价值外,其现实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试图通过汤显祖“至情”文论观的研究,找到能滋补当下情感缺失的理论根源。本文前置绪论,后置结束语,正文共分四章
-
王安石文学思想研究
-
作者:张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文论 创作实践 文学思想
-
描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一章先介绍了王安石的文论,然后从王安石的文论探讨其文学思想,有五个方面,分别是“务为有补于世”、“表里相济”、“文者言乎志”、“善为古文”、“文贯乎道”。第二章从王安石
-
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
作者:张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王心学 情与理 临川四梦
-
描述:展现。
-
论李觏的吉凶观
-
作者:崔伟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删定易图序论》 《删定易图序论》 吉凶观 吉凶观 周易 周易 五行 五行
-
描述:人"之"人"是指为天之所为的圣人,圣人起着榫接天人的不可或缺之作用。
-
论曾巩的语言观
-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观 曾巩诗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语言哲学 欧阳修 文学观 圣人之道 必然要求 表达效果
-
描述:留在"六经"中,后人能够通过语言去把握。老子、庄子都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庄子认为后人通过书本读到的只是"古人之糟粕"(《庄子·天道》),魏晋时期玄学名士以"言不尽意"为理论前提,从而否定圣
-
王安石与苏轼的庄子观
-
作者:韩焕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庄子 参禅
-
描述: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影响,是二人庄子观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
-
艾南英文论思想批评:以艾陈之争为考察视域
-
作者:李明 徐国华 来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文论思想 唐宋派 义法 雅洁 桐城派
-
描述:派先声。
-
古乐遗音的文化阐释:重识阴法鲁汉唐乐史研究文论的学术价值
-
作者:刘蓉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阴法鲁 汉唐乐史 唐乐舞 大曲
-
描述:先生相关研究重新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总结成果背后映射出的前辈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学术思想。
-
人民观审不应是参「观审」判
-
作者:林 正 来源:司法改革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人民观审不应是参「观审」判
-
胡应麟二元小说观探析
-
作者:蔡树才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元论 生命体验 通俗小说
-
描述:综合分析胡应麟的小说整理、小说理论和创作,胡应麟的小说观呈现出一种文献、学问和文学、文章二元并立形态.它同中国古代文学、小说存在的实际深深契合,而迥异于近代以来源出西方的文学和小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