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注释补正
-
作者:戚艳春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注释 注释 补正 补正
-
描述:徐朔方、杨笑梅校三注的《牡丹亭》中的注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注未注的,如“拘惜”、“赛”、“时”、“体面”、“因循”、“线儿春”等;二是注释未确的,如“爱好”、“标老儿”、“评度”等。
-
文言文专题阅读(一) 孟尝君
-
作者:陈国林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司马迁 平原君 齐国 宾客 文言文 昭王 评价 史记
-
描述:文言文专题阅读(一) 孟尝君
-
文言文散文阅读仿真演练三则
-
作者:谭农帅 冯永忠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 现代汉语 翻译 王安石 句子 仿真演练 散文阅读 阅读材料 作者 拒谏
-
描述: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1.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辟:排除B.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恤:体恤,怜悯C.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
《伤仲永》教学实录
-
作者:杨红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文 读出 文言文 继续学习 养父母 朗读 王安石 父亲 同学 注释
-
描述:《伤仲永》教学实录
-
文言文阅读 驳复仇议
-
作者:柳宗元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昂 复仇 柳宗元 公羊传 文言文阅读 圣人 报仇 父亲 死刑 周礼
-
描述: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
-
《醒世姻缘传》黄注辨疑——与黄肃秋先生商榷
-
作者:宋立堂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黄肃秋校注本 注释 辨正
-
描述:黄肃秋先生校注的《醒世姻缘传》是个较好的本子,但其中亦有不足之处,有些条目注释有误或不够确切,有些地方词语本应作注而未加注释。因此,有必要对黄先生所作注释中的一些错误或不够确切之处加以辨正。
-
“征帆去棹”的“去”该做何解?
-
作者:吕国强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怀古 《语文》 王安石 高中 注释 教材
-
描述:“征帆去棹”的“去”该做何解?
-
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
-
作者:孙和军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 越剧 中国传统戏曲 传奇杂剧 中国戏曲 文言文
-
描述: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屠苏酒 爆竹 风送 王安石 宋代 注释 字词 风俗 古代 农历
-
描述:★字词注释此句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一岁除:一年过去了。除, 过去。屠苏:屠苏酒。古代风俗,农历正月初一,全家老幼都饮屠苏酒,庆贺春节。★全诗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