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昌桥上晒文章(B1)
作者:徐江宁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昌桥  文章  汤显祖  历史文化底蕴  知府  临川  彰显  上联  作者  写作 
描述:点评在一般人眼中,历史通常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本文作者却将一段历史逸事叙述得妙趣横生,让人读来不忍释卷。更妙的是,整篇文章又与晒这一话题契合,充分彰显了作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写作才情。
名篇得启示 文章贵创新
作者:杨荧郁  来源: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启示  文章形式  创新作文  题材  中学语文教材  背影  读者  朱自清  王安石  学生 
描述:多深刻的启示。
应用写作课的教学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作者:赖葵文  来源: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改革与创新  目标  目的  教学内容  措施与方法 
描述:应用写作课是我国高校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公共必修课。本文认为对这门课的讲授,应视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主体应有这几个构件:一是落实"应用"的目标、目的;二是力求精当的教学内容;三是讲究实和活的教学
每天写一点
作者:舒银霞  来源:新高考(高二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作文  福楼拜  改写  莫泊桑  有意识  句子  牡丹亭  写作  同学 
描述:林清玄从小立志当作家,当初就是不相信自己写不好文章,于是每天练习写3 000字,后来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奖。不要说每天写3 000字,就是每天抄3 000字,对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也像登月球那样困难
侯方域《与阮光禄书》写作时间辨
作者:李金松 殷金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  周亮工  《与吴冠五》 
描述:对于侯方域的《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一文的写作时间,学术界根据此文的篇题,认为是作于崇祯癸未,即1643年。但是,根据与侯方域同时代的学者兼文学家、艺术家周亮工的《赖古堂集》中的《与吴冠五》一文
《汤显祖全集》中三篇文章辨伪
作者:周明初  来源:文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辨伪  文章  诗文集  徐朔方  集部 
描述:的佚作。而正是这后来所增补的佚作中,由于失考,造成了一些伪作被误收入其中。
蜀士多才俊,文章萃东南:元代流寓江南蜀籍文学家论略
作者:李军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蜀籍文学家  思蜀情结  虞集  牟巘  元代诗文 
描述:象,对其家世、生平及著述进行钩稽考索,发掘其诗文创作中的思蜀情结,并对元代蜀地文学不彰之原因再作探讨,以资对元代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含蓄委婉的劝学篇章——曾巩《墨池记》导读
作者:诸定国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勤学  含蓄委婉  叙述  文章  书法  佳作  介绍  艺术特点  主旨 
描述:古人勉学,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曾巩的《墨池记》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这篇小记虽然写于九百余年前,但是,我们今天如果去认真一读,仍会获益匪浅。
诗人萧开愚自选集《此时此地》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诗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出版社  选集  译诗  文章  王安石  百科全书式  不同时期  汉赋  作文  研究生 
描述:诗"。萧开愚的翻译是严谨的。萧开愚的文章自成一体,典雅繁茂,硬朗险峻,讲究气度,能看到汉
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之比较
作者:蔡生兰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叙议结合  比较阅读  游记  王安石  文章  记叙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两篇游记作品和我们常见的一般游记的写法不同,它们名为游记,实际上并不是记游,而是通过记叙来阐发作者的见解。将两篇文章作比较阅读,既有利于把握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