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谈《明儒学案》的文献选择:以颜均、何心隐、陈九川为例
作者:姚文永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儒学案》  文献  黄宗羲 
描述:而不见.纵然瑕不掩瑜,但这终究是《明儒学案》的不完美之处,这也是我们后人阅读《明儒学案》所应注意的.
《牡丹亭》英译
作者:王宏  来源:外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英译  白之译本  张光前译本  汪榕培译本 
描述:不同译者所持的翻译理念、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对译本的影响,探究译介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的最佳模式。考虑到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笔者提出,"借脑共译",由中国译者和国外汉学家各取所长,合作翻译,再"借船出海",由国内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联合出版,是未来《牡丹亭》英译的新路径。
《牡丹亭》蓝本问题
作者:向志柱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记  杜丽娘慕色还魂  牡丹亭  蓝本  宝文堂书目 
描述:版时间。在版本依据上,现有资料尚无法确定《杜丽娘慕色还魂》和《杜丽娘记》的具体成书时间,它们都有成为蓝本的可能,但是文本内证却更支持《杜丽娘慕色还魂》受到《杜丽娘记》和《牡丹亭》的影响。
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
作者:郑志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吴梅村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汤显祖去世时,吴梅村虚龄八岁,前者是江西临川人,后者是江苏太仓人,而且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自遂昌弃官归家后,再也没有到过吴地,在汤显祖生前,吴梅村应该没见过
陆九渊对王安石变法态度的
作者:于少海 刘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文公祠堂记》一文,对王安石的学术、人格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其后,在《与胡季随》、《与薛象先》二文中又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在《与胡季随》中有“《王文公祠记》,乃是断百余年未了底大公案,自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之句。后来有学者据此认为陆九渊完全赞成王安石变法,“《荆记》(指《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对王安石变法表示赞同,主张祖宗之法可变,在
临川“二陈”生平著述
作者:周婷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郁  陈世崇  交游  诗论  《藏一话腴》  《随隐漫录》 
描述:宋代家族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不乏大家族研究,但一些小作家、小家族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如“临川二陈”,陈郁、陈世崇父子,鲜有问津。该文将对其生平、著述、交游、文学观念等进行论述,其中对陈世崇入元改号为名,补余嘉锡《辩证》考证、补录与其交游诗人。
王安石家族四时礼仪文献的发现与整理
作者:孙俊 章军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时礼仪  仪礼  礼记  宗族祭祀 
描述:所记载的四时礼仪记录了当时宋朝的缙绅家族仪礼,与后来的朱熹所撰载的《朱子家礼》也有很多异同之处。
《牡丹亭》蓝本问题再
作者:向志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蓝本问题再
挖掘临川文化资源,建立特色地方文献信息库
作者:胡光林 涂玉清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文献  临川文化  地方文献信息库 
描述:、年鉴、名录、图录等;应采取复制、调拔、捐赠、现金采购等多种方式尽力收集齐全;建立地方文献信息库不仅要建成资料丰富的传统意义上的文献信息库,更应建立临川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及临川地方文化网页等电子网络
旅游名胜伪记
作者:暂无 来源:潮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走南闯北游东逛西多了,就发现名人笔下的游览胜地与实际情况多有不同,有的是地点有异说,有的是细节有出入,有的是时间不吻合,有的是传说有讹变……苏东坡苏老夫子人家就是精明,发现自己游览的赤壁不是真正的三国古战场,迅速来个“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如果有差错,那是听别人说的,一个“人道是”,把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