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三礼》文学研究述评
作者:张庆利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仪礼》  《礼记》  文学研究  综述 
描述:《三礼》文学研究是20世纪后半叶及21世纪初期《三礼》研究的一个重点,在《三礼》自身的文学价值、《三礼》内涵的文艺思想、《三礼》与《诗经》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上,不断开拓新领域,提出新见解,取得了
评《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作者:祝尚书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心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象山  文学思想  陆九渊  朱熹 
描述:评《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杰克·伦敦的“笨”方法
作者:齐红深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杰克·伦敦  词汇  纳兰性德  东风  方法  晏几道  文山  英语会话  饮水  莎士比亚 
描述:杰克·伦敦的“笨”方法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目次
作者:曹虹 蒋寅 张宏生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文学研究  目次  清末民初  集序  抒情特色  视文本  系列研究  侯方域  周亮工 
描述:《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目次
巧施方法妙解诗词
作者:王华  来源:中学课程资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高尚情操  中国古代文化  人格魅力  方法  王安石  表达  李白  意象叠加  有法可依 
描述:探求一些方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知人论诗晓背景欲知诗之深意,必先明人之境遇。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审视一下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
名著导读应是系统性导读:以鲁迅《朝花夕拾》为例谈名著导读方法
作者:崔娟梅  来源: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系统性  要读  会读  美读  思考  《朝花夕拾》  例谈  方法 
描述:新课程改革中,"名著导读"被列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然而这项内容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导读效果却是不尽人意。文章主要论述教师对学生的名著导读应该有方法,成系统性,即从"要读名著"、"会读名著
刘绍棠研究专集
作者:崔西璐 王万森 陆思厚  来源:重庆出版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描述:刘绍棠研究专集
1993年比较文学研究综览
作者:治学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师专学报  比较研究  教育学院学报  中国比较文学  《牡丹亭》  大学学报  1993年  《诗经》  陶渊明 
描述:1993年比较文学研究综览治学一、研究根况篇名发表报刊发表刊期作者论国际比较文学研究新格局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93.5王宁台湾、香港比较文学研究述评山西师大学报93.4徐志啸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第二届年
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作者:陈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山派  陆九渊  甬上四先生  槐堂弟子  本心  文学 
描述: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于以陆九渊为首的象山学派的研究则更多地集中在其哲学方面,(且主要集中点是在陆九渊身上,对于陆九渊的门人“甬上四先生”,特别是“槐堂弟子”则很少问津。)至于文学上的研究,则是极少涉及的。无疑,这就为后学者留下了一块尚待开垦的土地。然而,要彻底地考察象山学派的文学思想及其作品的意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该派所有的文学思想都是与其心学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说,要研究象山学派的文学思想就无法绕开其哲学思想,只有将其文学思想放在心学思想的大背景下,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公允的结论。本篇论文正是由此入手,通过详检象山学派的成员,即陆九渊及其门人“甬上四先生”和“槐堂弟子”的作品,对它们进行逐一的研究,从而梳理出该派的哲学思想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文学主张及其作品。...
1995年宋代文学研究综述
作者:沈茶英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安体  宋诗研究  王安石  苏轼  宋代散文  欧阳修  散文研究  黄庭坚  以文为诗  密切联系 
描述:95年宋代文学研究硕果累累,研究的深入,与观念的更新,视野的拓宽,角度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一些学者各有长期专注的研究方向.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下就宋代诗、词、散文研究作简要概述。一、宋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