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乡土的那些文字
-
作者:孙郁 来源:前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 文字 沈从文 刘绍棠 生命体验 汪曾祺 孙犁 作家 雄放 晚明
-
描述:关于乡土的文字实在太多。对乡土的描绘也各显不同。汪曾祺笔下的和沈从文的就不一样,孙犁也有别于刘绍棠,虽都在乡土的世界里漫游,笔端味道却迥然有异。我读晚明申涵光所著诗文,见其写燕赵大地人情世故,颇有雄
-
汤显祖尺牍研究
-
作者:王莉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尺牍 情感 章法 语言
-
描述:的具体体现。正文第三章,主要分析汤显祖尺牍的形式之美。汤显祖尺牍结构讲究章法,语言富有文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第一节从八股文的角度分析汤显祖尺牍的章法。第二节从“有韵之文”的角度分析汤显祖尺牍的文采
-
浅谈《西厢记》与《牡丹亭》语言的“自然”与“人工”
-
作者:田燚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浅谈《西厢记》与《牡丹亭》语言的“自然”与“人工”
-
欧阳昱《关键词中国》序
-
作者:杨邪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欧阳 出版发行 小说家 翻译家 语言 作家 诗歌 批评家
-
描述:言的《关键词中国》即将
-
走出“牡丹亭”:苏舜钦近体诗中的语言转型
-
作者:倪博洋 来源: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舜钦 牡丹亭意象 语言转型 文学多元化
-
描述:苏舜钦的诗歌通过副词的恰当使用、句子对偶的巧妙改变、援用散文手法入诗等方式,打破了唐诗以来意象浓密、句子定位模糊、诗篇精致繁复而难以使读者把握要领的局面,促成了宋诗的语言转型.这正与人们历来称赞
-
有个性色彩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个性色彩 文章风格 个性特征 王安石诗 浙江省 作者 文字 作文 立足点 文学家
-
描述:要在城市的屋顶上明亮地奔跑,带着我的文字,血液沸腾。
-
一字立骨,“伤”及全篇
-
作者:叶丽丹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普通人 文章题目 情感 作诗 文学家 政治家 字里行间 文字 全文
-
描述:《伤仲永》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传世名作,它以极其精炼的文字,为我们展示一个旷世奇才的陨落之路。纵观全文,没有一句是抒发情感,更无一个"哀"或"伤"之类的文字,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
-
刘绍铭:一片冰心在玉壶
-
作者:陈蕾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欧梵 张爱玲 卡夫卡 香港中文大学 文章 文字 比较文学 题目 英译 散文集
-
描述:心想书中文章的题目该是如何精彩呀。
-
佳句难得
-
作者:刘源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精神 王安石 谢榛 李贺 苦吟 杜甫 人性 抽丝 四关 文字
-
描述: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正如王安石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杜甫也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文坛上至今流传着诗人创作佳句的感人故事。李贺为得佳句,日夜苦吟,致使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他在诗中说:“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母亲见他如此用心,心痛地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李贺一生那么短暂,与他为得佳句而苦心创作不无关系。杜荀鹤的名句:“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被评为他的《唐风集》压卷之作。为获佳句,杜荀鹤心力耗尽,形体枯瘦,未老先衰,他曾感慨地说:“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这用“一头霜”换来的诗句,其成色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