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坛趣事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趣事 文坛 王安石 文稿
-
描述:王安石毁稿 宋朝时的一天,风和日丽,万木争荣。刘攽(bān)饭后漫步去拜访王安石 ,正巧王安石在吃饭,门官就把刘攽请到王安石的书房里用茶。他发现桌上有一篇论兵的文稿,拿来一读。十分赞赏王安石的见解,读完后,又把文稿放回原处。
-
文坛之“四”
-
作者:暂无 来源:同学少年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唐四杰 文坛 元曲四大家 王安石 卢照邻 欧阳修 骆宾王 黄庭坚 永嘉四灵 唐伯虎
-
描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
文坛1983年12月大事记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事记 清除精神污染 文坛 艺术档案 评论员文章 曾巩 光明日报 文艺研究 毛泽东文艺思想 实事求
-
描述:地批评各种错误的观点和有害的作品,同时着重提高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识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而不应采取简单生硬的办法处理思想文化上的问题。
-
宋代江西文坛及其崛起
-
作者:邹邦奴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欧阳修 宋代 王安石 文学家 宋史 曾巩 黄庭坚 文坛 陆九渊
-
描述:个作家,江西就占了总数的八分之一。
-
文坛『三哭』
-
作者:北山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福楼拜 汤显祖 文坛 包法利夫人 巴尔扎克 杜丽娘 写作 牡丹亭 作家 朋友
-
描述:文坛上有许多作家为写作如痴如醉,甚至痛哭流涕。(一)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便是其中一个。一天,几个朋友去看他,发现他从椅子上滑落在地,脸色苍白,以为他病了,嚷嚷着
-
文坛巨星是这样写作的
-
作者:李阳海 来源:中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写作 蒲松龄 文坛 巴尔扎克 福楼拜 汤显祖 包法利夫人 杜丽娘 作家
-
描述:材料1文坛三哭文坛上有许多的作家为写作如痴如醉,甚至痛哭流涕。(一)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便是其中一个。一天,他的几个朋友去看他,发现他从椅子上滑落在地,脸色苍白,以为他病了,嚷嚷着要
-
文坛巧对一佳话
-
作者:朱小平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文坛 张中行 冯骥才 家学渊源 刘绍棠 吴祖光 上联 旧诗 三春
-
描述:些对句也可以。他便让我在他的诗中自觅。邓友梅先生更是以从不作对联为由,自谦再三不能从命。冯友兰先生的女公子宗璞先生(当然也年近七旬了)异常谨慎,我亲赴北大燕南园三松堂恳求,她以决不草率为由不肯立即交卷。以后多次驰函、电话吁请,方寄来。我原以为宗璞先生所长只是小说、散文,看了对联,方知宗璞先生家学渊源(除冯友兰老之外,她的姑姑冯沅君即为《中国诗史》的作者),于旧诗、对联也是很在行的。 天津冯骥才先生,我很熟。也想借重他的大名。打了长途电话,问他有无兴趣?大冯(人们都如此称呼,是否因他打过篮球、一米九二的身材,不得而知)先生谦逊之极,婉言谢绝。后来我想,大冯身居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之职,社会活动频频,创作不断,又未见过他写过旧诗、对联,也就作罢。正如他电话中所点:“范曾是行家,而我不是。
-
那些写诗过万的文坛大家
-
作者:王佳伟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仁裕 文学家 二十四史 文坛 翰林学士 兵部尚书 甘肃天水 杨万里 晏殊 名句
-
描述:等要职,其诗作过万,数量之多前世鲜有能匹者。"二十四史"之一的
-
文坛“武星”王英琦
-
作者:蒋子龙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太极拳 文坛 写作 女作家 武术 手榴弹 道观 功夫 生活
-
描述:人们都道王英琦苦修多年了。她单身一人带着个小孩儿,还要奉养老人,据说每天只吃两顿饭,极少沾荤腥。无论春夏秋冬都在凌晨五点起床,练三小时道家的内丹功和太极拳,九点吃过早饭后读书写作……
-
北宋文坛宗师系统论略
-
作者:孙功发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 宗师 系统论 黄庭坚 苏轼 王安石 子系统 文坛 晏殊
-
描述:能及其形成的社会环境,于文于政不无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