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启用改革人才的思考
-
作者:宋国栋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 改革开放 启用 历史阶段 王安石 中华民族 思维定势 识才 思考 朱元璋
-
描述:华民族对于人才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人才的重视有着优良的传统。那么,在今天,怎样启用一代改革人才呢?笔者认为: 一、启用改革人才,要有识才的本领不具备识才的本领,要选拔改革人才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实践中识得个把人才,也是偶然
-
一个值得思考的研究课题
-
作者:柳汀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研究课题 发展问题 中国小说史略 胡应麟 作意 小说创作 六朝时期 自觉时代 唐人
-
描述: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这些观点都在说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到了唐朝才开始显示“尽幻设语”“作意好奇”,才因“演进之迹甚明”而进入中国小说创作的“自觉时代”。然而,如此而言,是否意味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型问题已经真正解决?事实上,唐之前,尤其在六朝时期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以今人欣赏目光去看亦不能否认的“小说”
-
是“要有志”,还是“尽吾志”——《游褒禅山记》主题质疑
-
作者:杨廷珺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主题 锐意改革 预习提示 古文观止 思考 全文 教参 作者
-
描述:不同的看法,窃以为《游褒禅山记》虽然写有“学者”字样,但表达的其实是王安石在其后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锐意改革的决心。与其说全文着重强调的是“要有志”的观点,倒不如说全文处处体现了
-
凿湖容水——决策品质的省思(二)
-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决策资讯 品质 决策者 建言 王安石 评估建议 管理者 组织结构 思考 国子监
-
描述:组织中常需有人协助管理者进行重要决策;而此辅佐者是否思虑缜密、择善直言,关系着决策品质的优劣。决策之前广纳建言在“凿湖容水”的寓言中有一个
-
依你的意见,国花应是什么花?——中国花卉协会组织开展评选国
-
作者:晓晨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卉 评选活动 意见 优良传统 改革开放 文明古国 经济繁荣 开展 协会组织 文化
-
描述:乐业的条件下,各届人士更加关心国花的评选。为此,中国
-
乡村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村文化 王安石 白蝴蝶 宋代诗人 杜鹃 人生 日落 仿拟 明代 陈存仁
-
描述:原诗为: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哭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酒泉。
-
开发开发应是芳村跃马:对开发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
作者:陈然 杨涛 来源:四川金融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发区 新格局 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 城市化 土地收益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优惠政策 经济实体
-
描述: 从1985年起,沿海12个城市相继建立起经济技术开发区,树立起招商引资的样板,构成了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全新格局。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推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各地随之出现开发区热。据去年第四季度国家有关部门披露,全国已有开发区6100多个。开发区的这股热浪,已引起
-
他们也应是主人——关于企业临时工待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
作者:王杏龙 俞兴德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时工 企业职工 福利待遇 用工制度 职工代表 企业自主权 调查 企业用工 现象 经济时代
-
描述:临时工,一个熟悉的名词,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企业用工现象。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劳动部门一再要求清退,但由于种种原因,临时工现象始终存在于众多企业之中。近年来,由于用工制度的逐步改革,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招用临时工的现象也逐步由暗地变为公开,临时工在职工队伍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最近笔者对企业临时
-
岩茶文化价值探讨
-
作者:曾震中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夷山市 武夷岩茶 茶园 经济价值 茶叶 小气候 周亮工 饮用 明代 文化价值
-
描述:于是这块宝地先后被黎民百性、朝廷皇家相中,在此建立了闻名天下的皇家“御茶园”,更由于岩茶具有突出的饮用、药用、经济价值,因而身价倍增……从“御茶园”看饮用价值周亮工在《闽小纪》中写道:“先是建州贡茶,首称北苑龙团,而武夷石乳未著,至元设场于武夷,遂与北苑并称,今则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矣。吴越间人颇不足闽茶,而甚艳北苑之名,不知北苑实在闽也。”
-
《牡丹亭》的双重文化题旨
-
作者:张海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双重文化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至情 文化指向 再生原型 反现实 灵魂不死 “情至”论
-
描述:本中通过“情至”论的直接宣扬并借助梦幻原型模式、死亡——再生原型模式展示了这双重文化题旨。 汤显祖认为情是高于生和死的生命第一要义。为了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