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独特价值
-
作者:谭坤 来源: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价值
-
描述:特征,蕴涵了独特的价值。
-
凌家滩文化应是“三皇”时代的有巢氏文化
-
作者:王文清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凌家滩 有巢氏 遗存 文化
-
描述:安徽巢湖地区凌家滩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袭庖牺之号”的有巢氏文化概况。
-
人民币取向应是国际化
-
作者:郭翠荣 张凤云 来源:经济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国际货币秩序 港元 澳元 人民币 国际化
-
描述:行国的分析不难看出,货币国际化是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货币手段为核心的金融外交成为各大国角逐国际舞台的重要外交手段,而掌握着国际货币发行权则是他们的砝码。中国要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就要力争成为中等金融大国,而不掌握国际货币发行权的金融大国是不完整的金融大国,这与中国作为多极世界中一极的大国地位是不相符的。 2.现行的国际货币秩序具有严重的剥削性,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摆脱这种货币剥削。在现行的国际货币秩序中,国际货币的职能由少数金融大国的国家信用货币行使,这些国家凭
-
组织不应是心灵的荒源
-
作者:曾文祺 来源:企业家信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 职工 价值 认同感 企业文化
-
描述:组织不应是心灵的荒源
-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礼 礼 文 文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
王安石的变法教育及现代价值
-
作者:张雷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适时而变 王安石 变法教育
-
描述:。一是变法教育的必要性,王安石认为法令的执行必须依靠官员,“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因此,主张通过变法教育培养能推行新法的“良吏”,并且通过变法教育“使人无异论”;二是变法教育的内容,包括“合变时节”的形势教育、正确认识变法的作用、“天道尚变”的世界观教育与“新故相除”的改易更革论教育、“适时而变”的思维方式教育,这几个方面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三是开展变法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王安石通过改革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制度、控制言路、“以辨博济其说”、“胁之以威”、反复说理、择机献书等方法和途径进行变法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辟邪说,反对派为了阻止新法的执行,提出了“天变可畏”、“改革扰民”、“征利”、“引发内乱外患”等邪说,妄图罢废新法,王安石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对种种邪说一一驳斥,为新法的推行排除障碍。...
-
饮酒百态
-
作者:雅士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酿酒史 梦溪笔谈 星级宾馆 社会人生 起源 喜丧 《周礼 食酒 朱肱 文化
-
描述:以遣闷、生智、合欢。另据宋·朱肱《酒经》载:“大哉,酒之
-
周亮工《书影》的语言文字学史料价值
-
作者:周远富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书影 语言文字学史
-
描述:[摘要]周亮工的《书影》论述了研究语言文字学的意义和方法,讨论了相关语文学著作及其版本问题,提供了与汉语汉字相关的史料,分析了有关语言文字问题,反映了明季清初的小学风尚。
-
读《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
作者:薛瑞泽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文化丛书 住行卷》 书评 朱士光 吴宏岐 社会生活 居住条件 构落构成
-
描述:读《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
《鲁颂·驷》篇与周礼的关系及其文化意义
-
作者:姚小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国 周礼 春秋时期 出土文献 军事力量 文化意义 复兴 主旨 成就 辨析
-
描述:本文通过对传统文献与出土文献的辨析,指出《鲁颂》中《駉》篇的主旨在于歌颂鲁僖公振兴鲁国军事力量的活动及其成就,并指出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复兴“周礼”的重要内容,从而证明《鲁颂》当为《颂》诗一部的根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