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
作者:张政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所以翻译时 ,除了翻译语言表层的信息外 ,更要翻译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含义。作者结合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本 ,从文化翻译之难 ,《牡丹亭》译本在文化翻译方面的处理策略和方法等谈了
-
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
作者:张政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
王安石家族女性文化初探
-
作者:张明华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家族 女性 文化
-
描述:然不同的两种文化风格。随着王安石的离去,王氏家族女性文化也接近尾声,其盛衰是中国传统家族女性文化的一个缩影。
-
记道和曲社和曲友汪粲英
-
作者:夏红珍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抗美援朝 杜丽娘 演出 昆曲 昆剧 表演艺术 游园 父亲 纪念
-
描述:的皂罗袍——姹紫嫣红开遍……尽管年高,但仍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后来,得知她在抗美援朝时期,为捐献
-
《牡丹亭》蓝本综论
-
作者:徐锦玲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蓝本 蓝本 改编说 改编说
-
描述:《牡丹亭》蓝本的发现及其"改编说"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众多学者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为学界知之甚少的姜志雄的贡献是独特的。
-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华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汤显祖 故事情节 审美意义 悲剧性 二重人格心理意象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其虚幻复合的艺术情境与丰厚奇特的文化意蕴,历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审美兴趣,面对这样一部经典名著,任何一个固定的视点都容易造成对作品的遮蔽。钱华在《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上发表同题
-
从汤显祖的科举经历看《牡丹亭》副主题
-
作者:伏涛 孙德林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 科举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是描写柳梦梅、杜丽娘之间生死相恋的一部爱情名剧,它可以与《西厢记》相媲美,但它的主题并不单一,结合汤显祖的科举经历,解读《牡丹亭》文本,可以从苗舜宾、柳梦梅、陈最良这三个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
让昆曲继续长生:《牡丹亭》之后再看《长生殿》
-
作者:罗珺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长生殿 长生殿 中国 中国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让昆曲继续长生:《牡丹亭》之后再看《长生殿》
-
闽商陈嘉庚——“陈嘉庚现象”随想
-
作者:王欣 来源:管理与财富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嘉庚 闽文化 滕代远 集美 闽侨 闽南 王安石变法 福建铁路 毛泽东 闽北
-
描述:晓他是一介商人的情形下,依然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辉煌上升,可以说是君临天下。如果人们试着评选20世纪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话,陈嘉庚绝对名列前茅。中国人第一次毫无争议地被一位商人感动了、折服了。冲着这空前的“陈嘉庚现象”,“闽商”概念的份量之重、内涵之深,恐怕可以说远远超越了“徽商”、“晋商”与”浙商”……
-
《牡丹亭》:启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
作者:王寅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DNA 白先勇 上海大剧院 昆曲 光处理 爱情故事 演员上台 人和艺术 制作人
-
描述:一部以中国人的方式讲述的古代爱情故事让观众如痴如醉,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而大部分观众是第一次接触昆曲的年轻人。11月21日至23日,《牡丹亭》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三场,这是该剧今年的第9轮,也是最后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