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8)
报纸
(6)
学位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9)
地方文献
(4)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
(6)
2013
(5)
2011
(9)
2009
(5)
2008
(4)
2007
(3)
2006
(3)
1999
(2)
1994
(2)
1986
(2)
按来源分组
美学
(1)
写作:高级版
(1)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财政研究
(1)
古典文学知识
(1)
文汇报
(1)
学术月刊
(1)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1)
孝感学院学报
(1)
文学遗产
(1)
相关搜索词
元杂剧
先秦
八股文
华宴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中国古代
概念
王士祯
北宋
古代小说
《周礼》
笺注
汤显祖
乐和
实践形态
县图书馆
《牡丹亭》
文体
写作动机
内涵
地基基础
复杂性
南丰
《诗经》
四分法
墓志铭
中书舍人
严羽
函数概念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文体概念】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有关本质的三种理论:解读亚里士多德、克里普克和周礼全的本质
作者:
夏素敏
来源: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质
谓词
必然
概念
描述:
亚里士多德、克里普克和周礼全先生都承认本质的存在,只是具体看法不同。亚里士多德考察了现实必然及现实事物的本质;克里普克借助可能世界语义学,关注的是逻辑的必然、终极的本质;周礼全预设了绝对本质的存在,对概念发展的两个阶段进行重新阐释。通过三种理论的比较,可以发现两种互为补充的本质。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