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0)
报纸(22)
学位论文(12)
会议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1)
地方文献 (13)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
2013(8)
2010(5)
2009(11)
2008(4)
2006(8)
1998(5)
1997(3)
1991(3)
196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4)
学术月刊(3)
艺术百家(2)
文学遗产(2)
新课程.教师(1)
书城杂志(1)
南风窗(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1)
孝感学院学报(1)
《“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序
作者:王齐洲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体  先秦  《周礼》  《礼记》  传统 
描述:给予了高度重视。刘熙《释名》、蔡邕《独断》、曹丕《典论》、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志论》、李充《翰林论》、任?《文章缘起》等,都重视文体探讨。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明确提出:“夫才童学文,宜正
沈璟、汤显祖批评印象谈
作者:冯俊杰 董慧敏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璟  沈璟  汤显祖  汤显祖  批评  批评  印象  印象  戏民艺术  戏民艺术 
描述:折天下人的嗓子。近现代学者多崇汤贬沈,其实是在用文学挤兑音乐。文学与音乐没有可比性。在中国戏曲史上,汤沈二人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后人不该强分其高下,还是应该将汤显祖和沈璟的成就与影响同等看待为愈。
《红拂记》批评接受研究
作者:张惠兰  来源:艺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拂记》  接受研究  批评  演出状况  戏曲舞台  《牡丹亭》  《西厢记》  《红》 
描述:五百多年前,19岁的张凤翼在其新婚燕尔之际,创作了一出《红拂夜奔》,轰动一时。此后,它活跃在了戏曲舞台上。虽然《红拂记》(以下简称《红》)在现代仍有京剧、川剧、滇剧等地方剧种演出,但它在古代的演出状况已无法再现。由于明清两代戏曲品论相对活跃,尽管对《红》的关注比不上《牡丹
“含泪劝告”何以成为一种时髦文体?-□ 黄麟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段时间,不论纸媒还是网络,经常能看到《“含泪劝告”某某某》式的时评文体。从先前的《含泪劝告余秋雨》再到近日的《含泪劝告被林书记猥亵女童的父母》……内容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热点时段的新闻人物
胡应麟的史学批评
作者:白云  来源: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史书占毕》  《史书占毕》  史学批评  史学批评 
描述:章学诚《文史通义》之间十分重要的一部史学批评著作。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品评批评
作者:程华平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评批评  中国古代戏曲  祁彪佳  中国古典戏曲  戏曲批评  戏曲作品  戏曲研究  作家作品  戏曲创作  汤显祖 
描述:本文以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与《远山堂剧品》、高奕《新传奇品》等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戏曲品评批评的定品原则、品评批评的具体方法加以分析与总结,以揭示品评批评在我国戏曲理论批评中的独特价值
论梅鼎祚的戏剧批评
作者:陈晨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批评  梅鼎祚  戏剧作家  《玉合记》  中晚明  汤显祖  创造力  批评家 
描述:入探讨,笔者不揣谫陋,立此为论。
音乐史学研究与音乐史学批评
作者:汪毓和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世界 
描述:音乐史学研究与音乐史学批评
汤显祖“四梦”及批评的历史影响
作者:何玉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自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的第一部作品《紫箫记》起,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杰出的古典作品《牡丹亭》传奇问世,再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十九年(1601),《南柯梦》、《邯郸梦》相继创作而
法律 至情 结构:沈璟、汤显祖、李渔填词观及其对传奇文体
作者:王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奇  填词  法律  至情  结构 
描述:传奇艺术特征提供一个可行的角度。 在明清众多文人“填词”观念中,沈璟、汤显祖和李渔三人的主张具有代表性。沈璟重视“法律”,主张“名为乐府,须叫合律依腔”,“用律诗句法须审详”,“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律吕也难褒奖”,他坚持传奇的音乐性和演出性的立场极为坚定。“法律”说,来自于文学与音乐结合时对音乐性的关注,来自于对传奇艺术演出特征的尊重,来自于对传奇发展前途的担忧。“法律”说不仅历史依据源远,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它批评了传奇发展中忽视音律规范的不良现象,从而使传奇正常发展得到理论上的保障。讲究音律,显然是传奇艺术的特征之一。 汤显祖提出传奇应该表达“至情”,看重“自然灵气”,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文学的生命力呈现。《牡丹亭》即是“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