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礼、俗与语言
作者:许嘉璐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语言  弓身  文史工作  史志  《周礼》  天官  民族  《礼记》  亚父 
描述:,“礼俗”被放置到与法则、禄位、刑赏等“国之利器”以及被列为“国之大事”的祭祀并驾齐驱的地位。《大宰》的八则之中,驭官用法,驭吏靠废与置,驭士则以禄与位,驾驭驱使无权无位的老百姓呢,就靠礼俗的引导和约束。而“民”对上又是有义务的,所以在“驭士”与“驭民”
从“右文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历史意义
作者:王立军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右文说  时代背景  语音  历史意义  声训  王安石  历史观点  历史时期  历史现象  语言 
描述:背景来看一下它产生的历史意义。
语言·象征——评杨克诗集《图腾的困惑》
作者:杨远宏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征  图腾  表达方式  诗歌语言  语言方式  民族  诗歌创作  中国诗歌史  石头  王安石 
描述:个方向上都是同时性的。如果说王安石的“缘”,贾岛的“敲”,曾经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深刻事件有过不断的提示和照亮的话, 那
艾南英的散文理论与实践
作者:邹自振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散文理论  唐宋派  前后七子  秦汉  陈子龙  义法  桐城派散文  归有光  文书 
描述:散文的发展作了系统的总结,成为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先声。 一、学秦汉以唐宋为桥梁 明代由(?)。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市民
唐、宋散文演化及风格之异同
作者:孙连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散文创作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文风  苏轼  文学理论  王安石  陈子昂  宋代 
描述:括,说明其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唐初文章受六朝浮艳的骈俪文风的影响,多重形式而略内容,进入开元以后,由于陈子昂等人的提倡复古,文风始有转变,然尚未根本解决问题;及至贞元元和时,在韩愈、柳宗元等人呼吁倡导下,从理论到实践都贯彻了“文以载道”的精神,
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詞《如夢令》賞析
作者:齊昌人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金石  散文  宋代  易安  成就  居士  父母  地位  北宋 
描述:,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貏e是在詞的創作方面,她是婉約派的傑出代表,强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詩文入詞。她善於駕馭語言,慣用
元诗试论
作者:武安国  来源: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诗  诗歌  元代诗人  散曲  萨都刺  作品  虞集  王冕  散文  唐宋诗 
描述:.人们决不会因为有了小说就不读散文,有了散曲就不读诗.因为文学的各种形式,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其局限.有些题材更适合于诗的写作,有些题材则更适合于词或曲的写作.而读者对于各种文学形式,难免各有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