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16)
报纸(30)
学位论文(23)
图书(20)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77)
地方文献 (7)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1(30)
2009(26)
2007(23)
2006(20)
2005(14)
2003(6)
1997(19)
1995(12)
1994(8)
1992(8)
按来源分组
阅读与写作(7)
文化月刊(2)
民主(2)
青海师专学报(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1)
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1)
文学教育(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全国新书目(1)
海燕(1)
谈徐芳的散文
作者:王蒙  来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写作  自恋  文字  气氛  潮流  神经  环境  执著  清白 
描述:最近我读到徐芳的一些散文。我觉得在一个浮躁的环境里,在一种张扬的气氛下,在一股作秀、炒作的潮流中难得有徐芳的,看似平易的其实是雅致的写作。她的文章,细微而不琐碎,清白而不粗浅,敏感而不神经,执著而不
晏殊的写作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故事  故事  写作  写作  宋真宗  宋真宗  进士  进士  出身  出身 
描述:晏殊,字同叔,幼聪慧,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宋真宗召见他时,让他和进士们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试。晏殊作文,援笔立就。据说,晏殊在会试中看了题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过这篇文章,草稿尚在,请圣上另命一题。”皇上赞其诚实,当众赐同叔进士出身。
作者:陈道成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桥》  陈道成 
描述:大凡有江有河的地方便有桥,而桥的变化发展往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顺应人们的需要,在众人的殷殷期盼中建造而成。家乡地处秋芦溪和蒜溪两江交汇的入海口,因
走进七月
作者:王英福  来源:广西电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走进七月》  散文  现代文学  王英福 
描述:七月的大地,有一种鲜红在招展;七月的天空,有一种渴望在涌动。七月,山河、信念、诗篇都格外昂扬;七月,生命、万物和青春都格外蓬勃。
麻姑观瀑记
作者:徐芳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学习  《麻姑观瀑记》  徐芳  散文 
描述:登麻姑,过半山亭,折而百步许,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予诧曰:雷也。客笑曰:非也。已更折百步,有物摇扬天际,下属崖壁,皓然一色。予诧曰:雪也。客又曰:非也。夫雷必雨俱,而雪非江寒不有。今方霁矣,而时则暑也,·胡为乎雪乎?彼轰然者何也?更前数十步观之,
家有侦探
作者:暂无 来源:三月三.故事王中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有侦探》  王英彪  文学  散文 
描述:梁华是个大学生,平时非常喜欢看侦探推理小说。放暑假时去姐姐家玩,到姐姐家时天已经黑了。姐姐告诉他最近这里治安不太好,晚上不要出去,最好早点休息。
王安石散文选集
作者:洪本健选注  来源:百花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作品集  作品集  中国  中国  北宋  北宋 
描述:王安石散文选集
曾巩散文选集
作者:高克勤选注  来源:百花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作品集  作品集  中国  中国  北宋  北宋 
描述:曾巩散文选集
汤显祖散文研究
作者:苏彤彤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汤显祖  散文  散文创作  艺术特色  文学地位 
描述: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作品情理兼容、情趣理趣相得益彰。其次将八股文写作的范式引入散文,注重章法。第三,在语言方面做到雅俗共赏,对文雅与通俗的分寸掌握的恰到好处。最后,他的散文以小文为主,创造
中国古代散文之曾巩
作者:暂无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曾巩  临川  新城  张芝  道德  东方  精力  深造 
描述:曾巩(1019—1083),字子固,结合曾巩的生平和创作发展的轨迹,可以将他的散文创作分为青少年时代的求学和求仕、中年耕读、初入仕途、转宦七州和晚年的京官生活五个时期来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