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化设施建设点亮村民夜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侯天仪 白天的元氏县南吴会村,略显安静,只能偶尔见到运输车辆穿过。村民李雪珍碰巧出门,她告诉记者,晚上过来才能见到南吴会村真实的“村容村貌”。 晚上七点,夜幕降临,记者再次来到南吴会村,只见迎宾路两侧的华灯陆续点亮,引领着来访者来到村东头的广场。与沉寂的白天相比,南吴会村此时完全不同
明代吴与弼教育生平探源
作者:周晓惠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圣贤  教育  理学 
描述:吴与弼终身以理学所描绘的“圣贤”作为行为准则,潜心研究儒学经典,并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他一生贫困与疾病交集,却始终坚信人性本善的信条,并以教育传播理学思想为己任,其桃李满天下,为后世的经学发扬
宋代莆田的教育
作者:林祖泉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宋代  莆田  经济发展  文化发展  社会政治  文化水平  王安石 
描述:成兴化军浓厚的重教兴学风气,即有规模壮观的官学(军学、县学)和遍地林立的私学(书堂、书院)。
馆内设施损毁严重汤显祖纪念馆将提升改造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临川晚报:特地前来抚州参观汤显祖纪念馆,令人遗憾的是,纪念馆中的设施损毁严重,不少展品玻璃罩都破裂了,希望人们能够爱护纪念馆。 12月5日,记者来到汤显祖纪念馆,经过岁月的洗礼,纪念馆内
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
作者:师克谦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育  改革 
描述:王安石变法,即“熙丰新政”,是王安石对北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深远的改革.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王安石变法”前后北宋教育的不同之处,来重点探寻北宋时期教育改革的轨迹.
云南开启“桥时代”:专访云南省省长李纪恒
作者:王林 蔡如鹏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南省  东南亚  东盟国家  自身发展  对外开放  建设  战略伙伴关系  整体布局  沿边开放  中国领导人 
描述:导人接踵出访东南亚,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外交与合作推向新的高潮。
礼乐教化视野下的周代射礼探究
作者:杨兴英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射礼  周代社会  礼乐教化  周礼  文化内涵  礼仪  教育  主要形式  我国古代  礼乐文化 
描述:的特点,同时其中也蕴含着与周代相关的
《伤仲永》赏析
作者:符倍源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加强学习  天资  重要性  写作特点  文章  道理  成才  天才 
描述:章的写作特点也值得借鉴。
通过“不可思议”走近方仲永
作者:汪俊华  来源:新课程(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  文言文  课堂教学  二十年  重要性  王安石  教学经验  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 
描述: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
言行不一的王安石
作者:肖明舒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言行  《伤仲永》  孩子成长  先天素质  名篇  文章  教育 
描述:很多人读过他写的名篇《伤仲永》,文章告诫人们:孩子成长,先天素质固然重要,但能否成才,关键还要看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指导别人头头是道的王安石,轮到自己教子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溺爱儿子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