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家刘绍禹十七条教子法
-
作者:暂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家庭教育导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教育家刘绍禹十七条教子法
-
记忆中的沙砾——刘绍棠逝世十年祭
-
作者:王彬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逝世 记忆 北京西城区 四合院
-
描述:第一次见到绍棠先生是在1984年的冬天。应该是初冬,天气阴沉、寒冷,冬储菜已然上市的时候。绍棠先生那时住在北京西城区光明胡同的一小院里。不是四合院,而是三合院,有南房、东西厢房,在本该是北房的地方上
-
逢五排十祭绍棠
-
作者:段燕勤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红帽子 英年早逝 北京市 作家 地方特色 文艺思想 贾宝玉 张志民 工作人员
-
描述:我们中华民族很早以前就有逢五排十祭奠故人的风俗。1997年3月12日,刘绍棠病逝,时年61岁,英年早逝令人不胜惋惜。
-
李觏的礼法观
-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法 法 一本于礼 一本于礼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礼"、"一致于法"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
C15 刘绍安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绍安,男,84岁,中共党员,部队离休干部,现住江苏省泰兴市蒋华镇新市村。
50多年来,刘绍安信守与战友达成的赡养父母的“生死之约”,用一生演绎“一诺千金”的情义和诚信。
1951年,硝烟弥漫
-
他是浙江的“刘绍棠”
-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 张藜藜“像胡建伟这样生于斯,长于斯,同时与运河这个坐标共脉息的作家,让我想起50年代享誉全国的刘绍棠,这位难得的运河作家,写青枝绿叶,写他青少年时代运河边的生活气息。我觉得胡建伟的作品里
-
“结网者”刘绍勇
-
作者:暂无 来源:财经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结网者”刘绍勇
-
数非常人物 刘绍铭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叶兆言追述钱玄同生平时,打岔说:“回顾五四时代的人物,总忍不住感叹,怎么都那么厉害,通今博古,要什么有什么。”钱玄同一生“疑古”,是章太炎弟子,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同窗。鲁迅从日本回国时,意志消沉,以临摹古碑打发日子。钱玄同跑去看他,要他为《新青年》写些文章。因此,这位疑古人物可谓《狂人日记》和《阿
-
刘绍武治肿瘤思路
-
作者:马文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绍武治肿瘤思路
-
不爱当官的刘绍棠
-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984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和绍棠应邀到新侨饭店出席中国作协召开的欢迎南斯拉夫作家代表团招待会。我们是乘坐103路无轨电车从府右街去新侨饭店的。路上,绍棠的心情不像平时那样平静,小声地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