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张闻天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周青山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闻天  中央苏区  第五次反围剿  积极作用 
描述:己的努力。
应是教师读书时
作者:俞武彬  来源:青年教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方法  教育随笔  教师  阅读习惯 
描述:一、读书宣言——我以读书支撑教育乃至生命[第一段]
教师:不应是信息的无缘者:送教下乡随记
作者:杜文军  来源:中国农村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送教下乡”  教师  农村中小学  课程改革  终身学习 
描述:的教学成果,做着无用功。他们所说的这种情况,尤其在偏远农村,更为突出。
教师应是领航员
作者:郑伟  来源:教育参考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教师应是领航员
语文教师同时应是心理健康医师
作者:高海波  来源:中华优质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心理健康医师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中学  教书育人 
描述:据调查,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性格、行为、情绪等出现偏异,存在着日益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就要求学校肩负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目前,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已成为共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努力的方向。
教师:不应是信息的无缘者
作者:杜文军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送教下乡与教师深谈中,教师言语无不透露出对信息缺乏的无奈和忧虑.他们认为:我们不是文盲,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乏教学信息,缺乏与专家、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教师对话:不应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作者:杜文军 罗永辉  来源:浙江教育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专业  对话  尴尬  学校文化  教学经验  文化差异  利益关系  十字路口  个性化  实中 
描述:而使其在现实中处于尴尬的十字路口。
讨论式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彭永军  来源: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实践  引导学生  解决问题  我国古代  师生关系  讨论法  陆九渊  学生差异  教师  百家争鸣 
描述:我国古代教育家陆九渊指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问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在今天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平等,教学民主,教师尊重学生差异,崇尚个性;而学生应该言论自由,百家争鸣
“探究”应是一种学习习惯
作者:杨慧萍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探究  学生学习  学习习惯  为学  良好习惯  教师  学习活动  前兆  形成 
描述:“探究”应是一种学习习惯
素质教育的实施重点应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作者:陈梅香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会学习  学生学习  素质教育  文盲  教师  受教育者  教育改革  教会  知道  境界 
描述:的学习是终身学习。在校期间,不是为了分数而学习,也不仅是为了知识而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学"。如果没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即使知识再多,面对高技术的信息时代,也将成为无力应变的"现代文盲"。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是终身教育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一个善于思维、善于求知的人,远比一个仅仅塞满知识的人好得多。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