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教师应是“思想者”
作者:肖民  来源:教师之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奉献精神 
描述:教育的效果是滞后的,教育探索允许出现“合理失误”,社会也好,教育部门的领导也罢,要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叛逆者”,棒杀或棒杀都是不够理性的做法。教师要成为思想者,但教育部门的领导
教师应是学生的指导者
作者:李之俊 王玉立  来源:山东教育科研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研究问题  思路和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  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指导者  课堂教学  主动发展 
描述:教师应是学生的指导者
百折不挠走过世纪风雨:[易文斐]
作者:何蜀  来源:红岩春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百折不挠走过世纪风雨:[易文斐]
数学学习应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作者:周卫平  来源:安徽教育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学生主体性  教师  问题情境 
描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采用的传统教学法的一种特点就是直接把教学结论“说给学生听、写给学生记、做给学生看”。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谈化了数学情境知识的发展过程。
李觏教育思想探析
作者:杨安邦 周秀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德  教师  李觏  教育思想 
描述:李觏是北宋中期江西籍有深远影响的进步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丰富,涉及到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教师的作用与师德、学校教育与科举选才的关系等方面。
《西厢记》《牡丹亭》的女性形象
作者:谢新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  爱情婚姻  爱情婚姻  反封建反礼教  反封建反礼教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 ,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 ,而且分别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各具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
古今教师称谓种种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时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职称  专门知识  论语  经师  学官  尊称  教授  技艺  周礼  为政 
描述:师:指具有专门知识技艺者。《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师长:老师与长者。《周礼·地官》:“三日顺师,以事师长。”后用为教师尊称。
传承何震的梁袠
作者:俞丰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鬼  周亮工  屈原  辛夷  杜衡  形象  作品  元人  神秘  印章 
描述:形象屡见于文人墨客的书画之中,如元人张
《牡丹亭》石道姑形象简论
作者:沈敏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道姑  石道姑  对比  对比  契合  契合  花神  花神  丑美  丑美 
描述: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 ,拓展了本剧女性人物的表现深度。她具有“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丑美特征
职业化应是教师教育的方向
作者:俞启定  来源:教育人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职业化  教师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化  教育观念 
描述:职业化应是教师教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