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觏经济伦理思想目标浅论
作者:田彬  来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经济伦理思想  目标 
描述:李觏认为所有的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以国家利益为重是李觏的经济伦理原则,富民是这个原则的根本基础。李觏经济伦理的目标就是希望其经济主张能够使经济和谐发展,从而利国富民。李觏提出的一系列
运动技术教学应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作者:钱威利 陆伟忠  来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动技术  教学  高校  体育  教学 
描述:行之有效,且效果良好,的确值得我们研究。
应用写作课的教学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作者:赖葵文  来源: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用写作课  改革与创新  目标  目的  教学内容  措施与方法 
描述:应用写作课是我国高校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公共必修课。本文认为对这门课的讲授,应视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主体应有这几个构件:一是落实"应用"的目标、目的;二是力求精当的教学内容;三是讲究实和活的教学
追求利润不应是企业的唯一目标
作者:河智海  来源:IT时代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主  追求利润  当今社会  市场  韩国  大家庭  目标  酒店  衰落  员工 
描述:基亚也逐渐走向衰落。看到这两个商界巨擘的颓败,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韩国,也有很多曾经的领军企业走向了衰落,并最终淡出
应是绿肥红瘦:谈《归去来兮辞》的主旨教学
作者:赵光才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主题  教学  探讨  心灵自由 
描述:文章由传统解读所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入手,立足文本,注重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去探索新背景之下的时代主题理解,采用诵读、联想、讨论、延伸四步法对《归去来兮辞》一文的主旨探究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理解——追求心灵的自由,在师生的交流中实现了在课改背景之下的有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课堂高效。
社会主义企业的动力机制应是追求利润极大化目标
作者:王秋石  来源:金融与经济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利润极大化  社会主义企业  企业动力机制  成本极小化  均衡条件  劳动力  经济学家  命题  目标  最佳投入 
描述:●社会主义企业应否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我国经济学家长期争议的问题之一。见仁见智,尚无定论。王秋石同志以严密的数学演释手法,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他的见解。
夏斌:“压物价”不应是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
作者:饶智  来源:中国商界·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物价  金融研究  投资分析  国家利益  中国金融市场  目标  经济增长  研究中心  经济的 
描述:一味地压物价绝对不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我们的首要目标从国家利益出发应该是尽可能地在增长与物价之间取得适度平衡。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分析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教学中“批评”的灵活运用
作者:谢芳  来源:新课程.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教学  体罚学生  《三字经》  教育形式  社会经验  优质教育  王应麟 
描述:一个"灯塔"的角色,给孩子的成长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优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体罚学生,
《伤仲永》教学
作者:石泽镒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  有补于世  伤害  理解  抒情为主  异能  钱币  作者  全文  王安石 
描述:一、从“伤”说起《伤仲永》,题目中的“伤”字应该怎样理解?通常都将“伤”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认为《伤仲永》一文,旨在为方仲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观《伤仲永》全文,却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叙事为主,辅之以议论。所以,我认为,题目中的“伤”应该理解为“伤害”,意即“遭到伤
浅谈《泊船瓜洲》的教学
作者:张有传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气象  王安石  三个方面  教学  泊船  执政  表达  辞职  重返  理解 
描述:《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推行新法,被迫辞职回乡路过瓜洲时,怀念金陵故居所写的。它表达了诗人在南归途中,看到实施“新法”后带来的新气象,想再接再厉,重返朝廷执政的意愿。教学时,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抓重点字词,理解叙事诗句。这首诗的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