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食录》故事来源探究
-
作者:欧阳伟华 来源: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故事 探究
-
描述: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词和骈文功力也不凡,在乐钧的作品中,其文言小说集《耳食录》足可以与其诗文相媲美。在《耳食录》中,作者或以传奇志怪,或以笔记志异,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的认识,其故事和题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耳闻和朋友相赠、借鉴和利用前人的著作和作者自己的创作。
-
运动技术教学应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
作者:钱威利 陆伟忠 来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动技术 教学 高校 体育 教学
-
描述:行之有效,且效果良好,的确值得我们研究。
-
“探究”应是一种学习习惯
-
作者:杨慧萍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探究 学生学习 学习习惯 为学 良好习惯 教师 学习活动 前兆 形成
-
描述:“探究”应是一种学习习惯
-
数学知识不只是习得的,还应是探究而来的
-
作者:严玉秋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圆 圆规 学生 习得 探究 基本技能 数学知识 再创造 基本知识 学习
-
描述:。会画圆的请举手!(学生热情地高举起手来,跃跃欲试)画圆一般得用圆规,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
-
应是绿肥红瘦:谈《归去来兮辞》的主旨教学
-
作者:赵光才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主题 教学 探讨 心灵自由
-
描述:文章由传统解读所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入手,立足文本,注重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去探索新背景之下的时代主题理解,采用诵读、联想、讨论、延伸四步法对《归去来兮辞》一文的主旨探究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理解
-
教学中“批评”的灵活运用
-
作者:谢芳 来源:新课程.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教学 体罚学生 《三字经》 教育形式 社会经验 优质教育 王应麟
-
描述:一个"灯塔"的角色,给孩子的成长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优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体罚学生,
-
高中音乐鉴赏"疑进"教学探究
-
作者:曾祥军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探究 音乐鉴赏 高中 主观唯心主义 教学实践 哲学家 陆九渊 教育家
-
描述:南宋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学贵有疑,疑则有进”的思想。
-
《伤仲永》教学谈
-
作者:石泽镒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 有补于世 伤害 理解 抒情为主 异能 钱币 作者 全文 王安石
-
描述:一、从“伤”说起《伤仲永》,题目中的“伤”字应该怎样理解?通常都将“伤”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认为《伤仲永》一文,旨在为方仲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观《伤仲永》全文,却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叙事为主,辅之以议论。所以,我认为,题目中的“伤”应该理解为“伤害”,意即“遭到伤
-
浅谈《泊船瓜洲》的教学
-
作者:张有传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气象 王安石 三个方面 教学 泊船 执政 表达 辞职 重返 理解
-
描述:《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推行新法,被迫辞职回乡路过瓜洲时,怀念金陵故居所写的。它表达了诗人在南归途中,看到实施“新法”后带来的新气象,想再接再厉,重返朝廷执政的意愿。教学时,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抓重点字词,理解叙事诗句。这首诗的头两句
-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昆五班”教学汇报演出
-
作者:忆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汇报演出 戏曲学校 教学 平均年龄 牡丹亭 长生殿 折子戏
-
描述:《牡丹亭·游园惊梦》、《长生殿-酒楼》、《玉簪记·琴挑》、《孽海记·下山》……一段段文武经典折子戏,由一群平均年龄仅14岁的小不点表演起来,倒也不紧不慢、有板有眼。这60位被称为昆五班的学员,是上海戏曲学校时隔20年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