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3)
报纸(82)
学位论文(16)
会议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4)
地方文献 (4)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67)
2009(18)
2008(15)
2007(16)
2006(12)
2000(5)
1996(10)
1995(3)
1986(10)
1985(5)
按来源分组
中国建材(2)
美文(下半月)(1)
国学(1)
福建史志(1)
同舟共进(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
电影评介(1)
语文知识(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
湖南政报(1)
湖北省王英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调研及分析
作者:赵敏 董斌 向亚红 潘际才  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管理  体制改革  标准 
描述:依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对王英水库管理局进行了详细调研,全面分析了人员结构、财务收支情况,指出了水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单位定性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按照有关规定对管理人员定编及管理经费进行了测算;对单位的发展前景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金带围”寻觅记
作者:曹永森  来源:扬州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芍药田  扬州  地方文化  梦溪笔谈  数码相机  王安石  记载  韩琦  标准  回放 
描述:5月9日上午,细雨霏霏,我们驱车前往江都的花木之乡——花荡,寻觅扬州人久违了的芍药花——“金带围”。种植芍药花,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扬州芍药与洛阳牡丹并称于世,当时有三本芍药谱,都是记
《牡丹亭》主题意蕴再探
作者:徐锦玲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政治  政治  理学  理学 
描述:在主题意蕴上,《牡丹亭》在以言情为主的爱情故事中,高度赞扬杜柳爱情具有个性解放精神的以情抗理追求。同时,在《牡丹亭》以政治为副的抗金故事中,又深刻批判了杜宝等思想僵化、御侮无策的正统理学之士
考点9 北宋的政治
作者:郭东辉  来源: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初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积贫积弱  北宋中期  土地兼并  失败原因  社会危机  藩镇割据  科举制度 
描述: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4)和战并存的民族关系。北宋同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和金之间有战有和,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欲将沉醉换悲凉
作者:吴南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政治  疏离  悲剧意识  词业价值  豪放  纯真 
描述:醉换悲凉”,由感性的沉醉提升到释家智性的观照。小晏无意于仕进,将自己的一腔热情投身于词的创作中,“嬉弄于乐府”,既见出小晏对词学的重视,也显示了小晏与传统士人观念价值取向的背离。然小晏本质却是豪放、率性、纯真之人,被其挚友黄庭坚称之为“痴”。
应是“低”标准,严要求——评估杂感之三
作者:徐皓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支持  评估体制  远程教学  服务模式  办学理念 
描述:教学支持服务决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些说教,它应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都应当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和非常具体的程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底线”。有了底线,加上严要求,支持服务就能做得全、做得实。[编者按]
吴澄的政治经历及其思想
作者:孟凡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吴澄  政治经历  政治经历  治国思想  治国思想  四等人制度  四等人制度  道统  道统  元代  元代 
描述:主线,来剖析吴澄的这四次京师之行的背景、经过以及结果。本文的第二章,从吴澄为什么提出应该由儒生治理国家开始,逐步分析吴澄的这种思想产生的历史源泉以及儒生应该如何治理国家。第三章,主要讲述吴澄对元代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一四等人制的看法。第四章,笔者希望通过材料分析,总结出吴澄的道统观点,并对吴澄合会朱陆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论《诗薮》对古诗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的确立
作者:孙琴安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诗体  创作原则  审美标准 
描述:明代胡应麟的《诗薮》是中国一部经典性的诗论专著。本文对其确立的各种诗体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认为清代的有些诗论主张和审美观念,都曾从中吸取过有益的养料。文中并对胡应麟确立
试析孔子政治哲学中的民本思想
作者:关银凤  来源: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民本主义  分封制 
描述: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民本主义哲学家。孔子的政治哲学并不是要恢复旧的奴隶制统治,而是打着复古的旗号批判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孔子推崇的周礼不过是周原上的残余的原始
从李绂的罢黜看雍正帝的政治目的
作者:王崇峻  来源:兴大历史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雍正帝  李绂  田文镜  文字狱 
描述:允禟(塞思黑)之猝死、以及他在捕盜、驗看貢生等事項忤逆雍正帝之意,使他被以「結黨營私」之名議處死罪,但世宗終未處決他。 同時間,發生了謝濟世、陸生柟、曾靜等三件文字獄案,雍正帝把這三件案子都扯上李紱,並且以「出奇」的方式處理三案,從過程中可理解雍正帝懲處李紱的用意,其目的正在樹立君主的無上地位、強調滿人統治的合法性和彰顯合「道統」與「政統」於一身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