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
作者:陈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法 失败 原因
-
描述:增加国库收入为主,如此则不能解决财困。
-
耿定向的思想变化及其原因探析
-
作者:杨丽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耿定向 思想变化 原因 罗汝芳 胡直
-
描述:一阶段以不容已为宗,不容已既是一种本体又是一种工夫。就本体来说耿定向认为人人先天具有至善的本性,圣人与愚夫愚妇同,就工夫来说耿定向认为外在的欲念偏见容易使人丧失至善本性,因而要经常反身默识,从心之不安处反省自己。耿定向提倡为学要向内寻求,而不从书册上识取,自省便自得。道即在日用生活之中,求道无需涉玄涉虚,童子捧茶处即可见道,体现了泰州学派的平实性。第三个阶段为挽救阳明心学。阳明之学因弟子王畿、王艮而风行天下,又因二人而失天下,后学中有两个变化趋势,一是高谈阔论,空谈心性,逐渐脱离生活走向玄虚,二是提倡当下即本体,不辨别至善本体是否为世情所染,任性妄为,放诞礼法,出现了李贽等异端人物,耿定向对此大加挽救。第四个阶段崇尚佛学。耿定向编写了《异译编》等书,来阐述对佛教的认识,并在思想上专心求道,不关心国事家事,在思想上出家。耿定向思想之所以发生转变是由于受到二弟耿定理及罗汝芳、胡直、周柳塘、史惺堂等人的影响。耿定理最早提出“不容已”作为自己的为学宗旨,后为耿定理所领悟并作为自己的宗旨。罗汝芳的“当下论”,直接影响了耿定向合本体与工夫为一的“不容已”之旨的提出,在修养工夫的简易性上二者极具相似性,都体现了泰州学派的平实性。胡直、周柳塘等经常与耿定向辩学,对于定向的某些重要观点和修养方法的提出具有启发作用。史惺堂个性耿直,经常直斥耿定向,对定向为学为官都有鞭策作用。
-
王安石散文特征成因浅析
-
作者:张珂 来源: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议论 古文 新学
-
描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其散文古奥深邃,极重功利性,与政治联系密切且多议论,因此读之虽有雄健之势却稍欠美感.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王安石的个人文学观有着密切联系的.
-
学生应是高中政治课的主人
-
作者:刘怡静 来源:科教新时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主人 政治 高中
-
描述:孔子是最早主张学习要敢问善问之士,正是“不耻下问”使其名垂千古。可见让学生提问是何等重要。
-
水调歌头
-
作者:苏轼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调歌头 思念之情 王安石 政治 时值
-
描述:这首词作于1076年,当时作者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密州。此时的苏轼四十一岁,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政治上的失意两相交织,于是便有了这首词。
-
《王安石是个慈父》点示阅读
-
作者:赵新民 来源: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点示阅读 儒家伦理 改革家 政治
-
描述:王安石在政治上是深具魄力的改革家,不顾艰难推行新政,在家庭中则是少见的慈父。不但挚爱儿子,也深爱女儿。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这种深挚的爱并非仅是对儒家伦理的遵循,而是植根于其天性。
-
王安石政治哲学探析
-
作者:崔珠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价值意蕴 价值意蕴
-
描述:行分贯通。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宋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王安石的生平和学术做了相关论述。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是其人性论和本体论。王安石
-
陆九渊政治哲学研究
-
作者:赵荣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陆九渊政治哲学研究
-
游艺摩天轮
-
作者:鸽子 来源:小学生导刊(高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刀 天轮 手指 原因 绕口令 相山 地名 还船 油豆 豆油
-
描述:笑一笑·没哭的原因东东在家里玩小刀,不小心割破了手指。妈妈看见了,大吃一惊:"你的手怎么啦?""被小刀割破了。""那你为什么不哭?"
-
你可知道杜甫读了多少书
-
作者:张众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诗 王安石 读书 戏为六绝句 古今 咏怀古迹 东皋 杜诗 庾信 原因
-
描述:《东皋杂录》云,有人问王安石:"老杜诗何故妙绝古今?"王安石回答说:"老杜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王安石把读书多看做杜甫诗"妙绝古今"的唯一原因,应当说是不全面的。但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