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作者:梁惠娟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成效  原因 
描述: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都是在国家面临“积贫积弱”的相近背景下进行的。尽管都是为了革弊图兴,但改革却产生了迥异的社会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改革的策略不同、改革的步骤不同、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不同、和同僚的关系不同、改革者的信念和毅力不同。
反理学——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周建华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失败  原因  反理学 
描述:法 ,从他提出的那一天开始 ,就注定了要失败的。
农药中毒误诊心肌炎 采集病史应是基本功:l例急性有机磷中毒
作者:何天勤  来源:新医学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药中毒  误诊  心肌炎  急性有机磷中毒  误治  原因 
描述:农药中毒误诊心肌炎 采集病史应是基本功:l例急性有机磷中毒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改变知识梳理及分析
作者:崔银锁  来源:考试(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王莽改制  王安石变法  高考  政治  专题复习 
描述:变法和改革是统治者运动政权的力量,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所进行的变革和调整。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熙宁变法的政治文化分析
作者:王荣科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政治文化分析 
描述:政治文化的严重影响与制约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变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偏差与缺陷。新法在其长期实行中未能形成相应的新的政治文化,使得新法难以得到社会意识和社会政治心理上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对于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的认识
作者:赵淑萍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成效 
描述:文章从“改革策略”、“改革步骤”、“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和“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方面,论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论春秋时期孔子不为列国所用的原因
作者:汤湘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复兴周礼  不合时宜  迂阔  直傲 
描述:迂阔、直傲、不苟且的性情虽然难能可贵 ,但却使自己显得更象个狷者、狂者 ,而不适合从政 ,他既不愿降志辱身以求进取 ,被排除在官场之外 ,实乃必然之事。
北宋政治变革中的“天文灾异”论说
作者:孙小淳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文  灾异  北宋政治  王安石变法 
描述:治联系起来的学问 ,认为“国家将兴 ,必有祯祥 ;国家将亡 ,必有妖孽”。这样 ,“天文灾异”之学就成为传统经学的一个合理部分 ,成为一种政治批评与权力斗争的工具 ,在以儒家为主导思想的社会政治
论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对王安石散文的渗透
作者:李小兰 李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散文  传统政治思维  道德与政治  人治主义 
描述:思维对王安石散文的渗透
1074-1076年契丹(辽)宋间地界交涉的原因——以契丹
作者:毛利英介 陶玉坤  来源:蒙古学信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契丹史  代北  史料  契丹政权  王安石  辽史  宁化  墓志铭  别录  韩琦 
描述:交涉,即指1070年代的代北交涉)。通常把此次交涉称为"画界交涉",但本文则仍沿用史料中的用语称为"地界"。本文中所言代北地区,在下文中加以说明,因为此次交涉中争执地点与周边的界线是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