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0)
报纸(21)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2)
才乡教育 (4)
地方文献 (3)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2(13)
2010(8)
2008(6)
2007(2)
1999(2)
1996(2)
1994(2)
1992(1)
1988(1)
1980(2)
按来源分组
修辞学习(2)
文史知识(1)
诗刊(1)
剧本(1)
文学教育(下半月)(1)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1)
健康必读(1)
陕西人民出版社(1)
国际广播(1)
中国建材(1)
也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作者:周华华  来源: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语文  课堂教学  著名学者  教育家  陆九渊  陶行知 
描述:学中,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作者:宁新勇 王小海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诱发学生思维  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  北宋文学  王安石  设置问题  培养学生  语文课堂  艺术技巧  实际教学 
描述: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书洪范传后》中说:问之不深,则其听之不专;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周。可见,问,是要讲究深度和艺术的。在实际教学
年过六旬也学艺
作者:廖原  来源:老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艺  唐宋八大家  负面心理  王安石  健康长寿  发挥余热  兴趣爱好  摄影  抖空竹  价值感 
描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一生著作颇丰,退居江宁(南京)后,仍然热衷于读书、著述。他说:"无为久自苦。"此话不无道理。退休以后闲居在家,如果不发挥余热,无所事事,不仅心理上感到痛苦,还会产生老朽感、孤独寂寞感、无价值感等等。这种负面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
从诗话看王安石诗歌的文字技巧
作者:丁国智  来源:问学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话  王安石  王安石诗  修辞  文字技巧 
描述:创作的文学评论中,厘出诗话对王安石诗中的文字技巧,以及批评和看法,而诗话作者们,又是以何种角度审视王安石的诗歌写作技巧,从历代的诗话之整理中,本文试图从链字、对偶、用典等方向来管窥王安石的文字技巧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全国中小学生幼儿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揭晓:临川一中获团
作者:饶礼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临川讯 近日,临川一中收到2008年全国中小学幼儿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组织委员会寄来的喜报:贵单位应邀选送的书法作品整体艺术水平较高,在众多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团体特等奖。这是贵单位在